陳志豪:從常委會決定看反對派最新民情

2020-11-16
陳志豪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青研香港召集人
 
AAA

DEMO1.jpg

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立法會議員的資格問題作出決定後,固然成為了該星期最受網民關注的政治議題,而建制派支持者對於擁護人大常委會決定,堅決支持DQ違反《基本法》第104條人士的立法會議員資格的立場,也是自不待言。筆者感關注的是,一些政治立場相對較模糊,以及反對派支持者的看法與態度。

依據筆者團隊所整理的網絡輿情數據(可私下交流,非公開),多數反對派網民最反感的,並非常委會的決定本身,而是林鄭月娥特首對於能夠盡快通過爭議議案會「更加興奮」的一番言論。也許特首是想展示一種「好打得」的有為作風,但從爭取民意、減少敵意的角度,卻未必合適。好打得亦不用撩交打。

至於「鬧辭」方面,從數據上看,也確實是反對派網民的主流意見。事實上,在立法會復會,陳志全、朱凱迪及陳淑莊率先宣佈「鬧辭」,而其他反對派議員宣佈延任後,之後數天選擇延任的新界區反對派議員Facebook專頁幾乎無一例外出現「跌粉」的情況,相反,陳志全及朱凱迪的Facebook專頁卻顯著「增粉」。這幾天,鄭松泰「跌粉」的情況也是最嚴重。可見,為了挽回其多數支持者,反對派今次選擇「總辭」,可謂是騎虎難下,無可奈何。從中也可見反對派支持者的消極態度和無力感,此刻寧可放棄議會戰線,全面撤出,也不願苟延殘喘,抗爭到底。

此外,對於西方社會就香港議題進一步向中央施壓,並且表示對加強制裁特區政府官員,反對派網民普遍表示一種支持態度。反映在香港本地的抗爭運動處於低潮,所受到的約束愈來愈劇烈的情況下,反對派支持者已把對抗中央及特區政府的希望寄託在國際社會上。可以預期,反對派將愈來愈積極發揮「國際線」,而國際社會對於香港議題的行動,亦會愈來愈受反對派網民注意。

然而,隨著國家的綜合國力愈來愈強勁,中央對於捍衛「一國兩制」,反對國際社會干預香港事務的立場亦只會愈來愈堅定。妄圖透過國際壓力來干擾中央的涉港政策及特區政府,其作用是不能高估的。甚至乎,西方社會愈施壓,中央涉港政策的立場和態度只會更謹慎,對於國家安全的風險只會更防範,所謂「國際線」的影響實際上只會適得其反。更何況,對於西方社會來說,「香港」無非是遏制中國的一張牌,而這一張牌會運用多久,用多少力,是受到多個因素影響的,但總體來說,與再也壓制不住的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更加符合西方社會的根本及長遠利益,西方社會願意長期作出重大犧牲,積極地義無反顧支持香港的反對派嗎?不要自作多情了。

更重要的一組數據,是縱然人大常委會決定是該星期最受網民關注的政治議題,但關注度及所引起的民間情緒其實並不算非常非常高,跟去年的「修例風波」相比更有一大段距離。再次顯示反對派支持者現時的無力感實在非常重,出現了一股投降思潮,寧可「認命」或移民也不願再進行無謂的抗爭。甚至乎,在去年乘著「反修例」運動成功上位的反對派區議員,這次也不敢聯合起來發起激烈的否定人大常委會決定的行動,寧可置身事外,繼續默默食剩下來的人血饅頭。所以中央及特區政府暫時也不用擔憂DQ數名反對派議員後會引起新一波激烈的街頭抗爭運動,現時的民情配合不上,反對派陣營也配合不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事先張揚的「立法會好聲音」音樂會,基於社會觀感「現時不宜舉行」而宣布取消。這是合適的決定,也證明社會輿論發揮了監督作用,但願部分心有不甘的議員捫心自問,代議士的本職和正業是甚麼?這不是說不可以公開獻藝,甚至藉演唱為公益籌款,但十幾名議員齊齊化身歌手明星,猶如藝員名伶,這稱「跨界」明顯是過了界,失了分寸也有損本份,何其不智!

    沙千山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