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跨境金融促進FinTech發展

2021-03-08
鄧淑明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AAA

[CropImg]shutterstock_1135389365.jpg

疫情雖然重創環球經濟,但卻為本港的金融科技帶來前所未見的機遇。商業數據網站Statista估計,2020年有近七成香港人曾進行網購:而「轉數快」在2020年的增長驚人,2020年10月平均每天處理45.2萬宗實時交易,較2019年底升兩倍,流轉的金額高達44億港元及4,400萬元人民幣。

本港金融科技業務雖然增幅不少,但若能把版圖擴展至大灣區,將有利進一步發展。廣東省擁有600萬元人民幣或以上資產的家庭數量接近百萬戶,即使2020年受疫情影響,這些家庭戶數也減幅不大,仍居全國第二,主要集中在大灣區的深圳、廣州和佛山。而大灣區的融合日益增多,區內居民不論讀書、就業、旅遊以及探親等都往來頻繁,但要成就一體化生活圈,目前的配套還遠遠不足,所以商機處處。 

例如方便大灣區居民相互「即時、穩定、低成本及高效」的轉賬工具,以及覆蓋區內各地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同時便利香港市民跨境開通內地銀行賬戶,還有以內地物業為抵押品的跨境按揭貸款等,暫時仍未能實現,其中主要是香港和內地在體制、法規、文化等的差異,也是國際間普遍存在的問題。為要找緊大灣區發展的機遇,積極探索跨境金融的可能性可謂事在必行。  

最近,金管局就跨境支付有不少進展,除了與泰國中央銀行研究如何利用央行數碼貨幣及區塊鏈平台去解決跨境支付的各種問題外,也致力把「轉數快」拓展至香港人常到的外地旅遊熱點作支付工具,並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為未來中港居民進行消費支付增添一個選項。 

近年來,香港在金融科技上已取得一點成績,若要在金融科技領域上站在前沿位置,便需要政府和私營機構以至大眾的共同協作,抓緊大灣區的龐大機遇,才有望奠定香港作為「亞洲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又不乏金融人才,發展金融科技(FinTech)極具潛力。中國在FinTech上明顯偏少,香港金融發展在世界早已舉足輕重,大有條件以本身的強項,補國家之不足。

    鄧淑明  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