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麟: 從《狂舞派3》看大灣區推廣

2021-03-18
朱兆麟
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公署ESBN成員
 
AAA

WSRkk6piUB6Gp_hrQpEkPGqQhtkGowEXQidXNEInVzQ.jpg

《狂舞派3》劇照

近日觀賞了掀起熱話的本地電影《狂舞派3》,除了欣賞到演員的Hip Hop舞蹈和Rap歌,背後的訊息也惹人深思。故事講述於工廈生活及工作的年輕創作家,包括Hip Hop歌手、獨立創意媒體公司老闆、地下舞者等接受「市建局」邀請,協助推廣該工業區的「狂舞街」活化計劃,但因項目發展推高地段價值,致租金上升,被同行批評支持「地產霸權」,最後眾人決定與「市建局」「反面」。故事中的「市建局」主席滿腹大計,或有推動本地文化的初心,卻忽視了創作者面對的困境及需要,亦值得港府推動大灣區政策,協助年輕人就業時引以為誡。

電影中「市建局」一大失誤是大灑金錢興建「狂舞街 Hip Park」作為該區旅遊景點,但該區創作者已因工廈租金飆升面臨迫遷,需要的是能負擔租金、有足夠空間和私隱創作的工廈單位;至於公園帶來的間接效益,包括為該區創作者帶來更多客源,都是「遠水不能救近火」。「市建局」若能向年輕人解釋項目的長遠發展好處,並提供類似青年共享空間的廉租工作室,雙方好好溝通、理解,也許電影能有不一樣的結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於全國兩會成關注焦點,近年大灣區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提升、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小時生活圈」已初步形成,港府與大灣區城市推出了不少措施加強行業合作,例如港大深圳醫院在深執業的部分港籍醫生,正推行內地技術職稱體系轉評;深港在指定醫院試行電子病歷互通,亦將試驗實施「港藥通」使內地就診港人可享香港註冊上市藥物,為兩地醫療服務帶來機遇;但能受惠的主要是從事高端產業或專門行業的年輕人。港府應推出更多配套政策,使本地更多行業受惠,例如近日發展局提出在大灣區成立建造業議會聯絡處,協調內地與本地承建商合作,參與大灣區發展項目,可作為推動其他行業於大灣區作產業對接的參考。

港府未來要積極與中央及大灣區各市磋商,為本地不同行業年輕人創造更多實習和創業機會,包括擴大「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規模,資助更多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有業務公司,聘請本港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透過推出更多「落地」政策,使更多行業、不同學歷的年輕人能融入大灣區發展,舒緩本地產業樽頸帶來的深層次矛盾。

1799ed80b44e4c5de8dcb863111c5b09.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大灣區的涉外律師事務,可謂好處多多,開放性更大,包容性更強。利用港深平台為機構和個人打官司,為民眾解難消災。涉外律師們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辦案,是不同法律制度下的中介人。從6月28日開始啟用的跨境律師,一個把月,已見業務開花結果。

    冰凌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