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佐敦伯嘉士大廈的啟示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至今還未「斷尾」,超過一年多仍未「清零」,抗疫始終是重中之重。只要香港一日無法「清零」及「嚴防倒灌」,我們便不可能與內地「通關」,更不可能重啟經濟;抗疫絕對是香港的「頭等大事」。
近日,再有變種病毒殺入社區。據消息指,有一印度訪港男子,早前已完成21日酒店隔離檢疫,曾3次病毒測試仍無發現病毒,並入住佐敦伯嘉大廈,卻最終被證實確診。港府4月16日晚上11時半起,宣布圍封佐敦白加士街17-23號伯嘉士大廈強檢。
從這件事當中,有以下幾點值得大家留意:
1. 港府於確認有「不明源頭」確診後,立刻把患者的住所圍封及進行強檢,表現得相對果斷,算是比較有效的阻截「隱形傳播鏈」在社區散播。當然,港府只進行「圍封檢測」,而沒有為整幢大廈進行至少14天的「強制隔離」,相比內地政府的標準來說,仍不算得上嚴謹,但已比去年的施政有所改善。此外,患者肯定不只安在家中,多日來還肯定曾到訪不同地方,並接觸不同的人,港府今後又能否把這些地方及人都找出來?
2. 環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歐美國家在開始大規模接種疫苗後,每日新增確診個案仍有反彈,各國也有變種病毒流行,香港實不宜對海外入境的隔離檢疫要求有所放寬。早前,有官員及專家建議,如果「低風險國家」的訪港旅客已完成兩劑接種疫苗,其所需的隔離日子可以減至7天。這是否太進取了?我們千辛萬苦才把每日的「不明源頭個案」壓至單位數字,為何又立刻「門戶大開」?如此做法,又豈能成功「清零」?
3. 該名患者已完成隔離21天,並曾進行多次檢測,早前一直沒有驗出病毒,最終卻被證實確診。按暫時的資訊來說,有兩個可能性。其一、病毒的潛伏期超過21天。據早前的報道,「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可高達28天。那麼,我們對海外入境人士的隔離檢疫要求,又應否再上調?否則,我們如何有效「嚴防倒灌」,並遏止疫情?其二、患者有可能於完成檢疫後,在香港社區受到感染,這證明本港仍有「病毒隱型傳播鏈」。當然,病毒基因對比證明,患者身上的變種病毒理應是從外地輸入。從本地感染的可能性較低。
4. 早前,不少專家認為可以重啟「旅遊氣泡」,讓注射疫苗後的旅客來港,並讓港人到外地旅行而不必隔離。可是,有誰保證注射疫苗後的人不會傳播病毒?特別是變種病毒的傳播性更強,潛伏期又可能更長,我們又如何可以控制好相關的風險?就算香港能成功「清零」,我們應否冒險大搞「旅遊氣泡」?如果港府不「嚴防倒灌」,我們又憑什麼可以讓內地政府安心「通關」?
今次「圍封檢測」的例子,足可證明病毒的潛伏期比相像中長,即使是原來的21天檢疫隔離要求,仍可能並不足夠,是否應該增加至30天呢?僅僅圍封大廈作強檢,尚不可能有效阻截病毒,應否至少把檢測的範圍擴大?
要「嚴防倒灌」及成功「阻截隱形傳播鏈」,相關防疫措施應該更進一步的收緊。例如,據悉現時港府雖然也要機組人員進行檢疫隔離,但其隔離的地點,卻並不一定是港府的「指定酒店」。筆者至今仍看到有機組人員乘「的士」到航空公司安排的酒店進行隔離。換句話來說,機組人員仍有機會隨意乘坐任何交通工具走入社區!由此可見,這肯定還不算是「密封式管理」!
現在,本港的疫情初步受控,算是「形體漸安」,反而應該「猛藥以治之」,把對海外訪港人士的防疫要求再度收緊,並加強圍封檢測的力度及密度,才可有機會更快「清零」。正如長跑比賽的終點在望,反而更不應該放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