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觀察/台灣親日媚日影響兩岸關係
辜寬敏(中評社圖片)
日前,95歲的台獨大佬辜寬敏最近又在扭捏作態,原因是辜寬敏要「制憲」,要制定一部新的台灣憲法。
2000年陳水扁上台後聲稱,要在2008年交給台灣「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讓台灣成為正常、完整、偉大、美麗的國家」。
其實,台獨教主李登輝在任內就已經進行修憲的工作。可是,現在民進黨有人認為台灣現行憲法體制暴露缺失,雖經過幾次修改,已經不適用於台灣,建議國號應正名為「台灣共和國」。最近,在日本以日本前首相安倍為首的日本右翼份子,也不約而同的叫囂「修憲」,要讓日本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台獨和日本右翼到底在搞什麼?一隻腳已經踏入棺材的老台獨辜寬敏,所代表的這群台獨份子到底為什麼要急着修憲呢?這裏面到底是有什麼玄機在呢!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與殖民50年,可以説,台灣人對日本充滿了複雜又矛盾的情結。日本在兩岸統一問題上又扮演什麼角色呢?又會帶來什麼樣的阻礙呢?這個夾雜了歷史情結和台灣人性的問題,讓筆者來分析給大家聽!
二戰期間,日本侵略了中國及亞洲,並偷襲珍珠港,造成無數生命財產的損失。戰後至今已經70多年了,原本侵略與被侵略的國家早已彼此放下仇恨,握手言和,互相攜手合作,發展經貿,共創繁榮,一切向前看。但是,也不能忘記戰爭的歷史和教訓吧?然而,台灣呢?
筆者在日本採訪多年,得到的統計的資料顯示出:日本是台灣第3大貿易夥伴,台灣則是日本的第4大貿易夥伴。2020年雙邊貿易總額為692.8億美元,台灣對日出口為234.0億美元,進口為458.8億美元,台灣對日貿易逆差是224.8億美元。
台灣島內親綠的縣市長和媒體,長期對日本友好,尤其日本是台灣農漁產品的主要市場,只要是農漁產品銷日,民進黨就會做台灣人常說的(大內宣),彰顯民進黨執政的政績,這是贏得島內勝選的必要手段。
台灣的農漁產品輸入日本
另外,反觀日本近年來,日本一直給台灣每年一萬名青年來日本工作的簽證,來到日本的台灣年輕人,可以在日本各地自由的打工,以此加強台灣青年人的「日本情結」。此外,日本把李登輝當作是真的日本人來渲染,主要是為拉近台灣人的認同感,也利用李登輝的影響力,來玩台日一家親的把戲。李登輝敢講日本政客不敢講的話,李登輝敢教訓日本要站起來修憲,把日本當作一個不是美國的附庸國來建設。
當年,安倍前首相第一次因為身體狀況下台後,幾度偷偷到台灣跟李登輝取經,李登輝就耳提面命地教導安倍修憲!透過修改非戰憲法把日本建設成所謂的正常國家,李登輝也不忘提醒日本人,他也是日本人,企圖拉近日本台灣一家親的觀念。也因此,安倍成爲日本歷屆政治家中敢對中國講硬話的人。一時,成爲日本右翼的領頭人,也成爲了日本在任最長的首相。
尤其是亞洲國家最忌諱的靖國神社,竟然在李登輝的加持下,以及安倍在內的右派政客都會汲汲營營的去參拜匍匐。台日這種錯綜複雜的歷史情結就在李登輝這幫子殘餘日本帝國思想的右翼份子鼓吹下,變得越來越顯學!
台灣人去外地旅遊第一首選是日本,台灣人喜歡日本跟日本的一切,不言而喻。日本颱風受災,蔡英文馬上在臉書哀悼,台灣菠蘿賣不出去、日本人馬上伸手救援。最近,就連前首相安倍也為鳳梨在臉書上做廣告,特顯他的日台一家親的形象。
安倍在臉書上宣傳台灣鳳梨
2010年,蔡英文說:「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所以,蔡英文跟民進黨政府每逢國父孫文誕辰和逝世紀念日的儀式都省略。台灣的抗戰勝利日,民進黨也從來不會有任何紀念儀式,因為,他們認為抗戰是國民黨的事,抗日戰爭跟台灣人無關!
台灣的民進黨曲解也遺忘了歷史!日本統治台灣半世紀,殺害了超過40多萬人,今天,包括很多政治人物,官員和受害者的子孫,都遺忘了這段歷史的傷痛。過去,日本有些政界人士蓄意在台強化「日本情結」,是分離主義作祟,是對台灣、對整個中國、對中華民族的不友善。台灣社會的對日認同和難以割捨的「日本情結」已經異化成為許多台灣同胞身份認同、國家認同、民族認同的嚴重情感和心理障礙,這種不良情感已經明顯有悖於「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傾向。
台日的合作會談
台灣社會的 「日本情結」對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具備了危害性,也有反華的不良用心和政治圖謀。危害發展健康穩定中日關係和兩岸關係,在台灣島內獨立勢力媚日、親日、哈日的氣氛中,要儘快封堵「日本情結」的傳輸管道。現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陳水扁、蔡英文、謝長廷、蘇貞昌沒有一個例外,算得上是親日、媚日、哈日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前,台灣社會「日本情結」的過度膨脹和對「本土」認同的差異,已經成為培植「台獨」勢力的政治着力點。
筆者在研究日本殖民台灣的歷史中記得,在1898年,當時擔任殖民台灣民政長官的後藤新平,對統治台灣後的總結,曾說過一句名言:「台灣人的本性是:愛錢、怕死、愛面子」。也許,只有了解台灣人的本性,才能更好地把握局面。筆者要在這裏再加一句,民進黨根本「沒有民族性」,認賊作父!親日媚日哈日,妨礙了統一大業,台灣嚴重的日本情節已經拉大兩岸統一的距離,傷害了兩岸人民的歷史感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