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對於港府「建屋大計」的一些建議
香港的土地及房屋短缺問題纏擾至今。除了是由於牽涉龐大的利益之外,在整頓土地及房屋問題的過程裡,亦難保不會對民生經濟構成短期的衝擊。港府在認真制定及落實相關政策之際,亦應該作通盤的考慮。我們或可以港英政府年代的經驗作為參考:
● 以港英政府的經驗為例,70至80年期間,當時的總督麥理浩制定了「10年建屋計劃」政策,為180萬香港基層居民提供公共房屋 (當時香港總人口為400萬左右)。期間,環球石油危機再加上美元與黃金脫勾,股市暴跌,香港樓價亦下跌了三至四成。
● 回歸後,曾蔭權擔任特首期間,曾同樣遇到經濟不景氣。曾蔭權當時的做法是立刻停建公屋及停售居屋,並以「勾地」代替拍賣來收緊土地及房屋供應,最終使土地價格暴漲。那麼,麥理浩年代的港英政府怎樣做?有沒有停止興建公屋?有沒有停止拍賣土地?有沒有暫緩「10年建屋計劃」?都沒有!
● 當時,港英政府應對「石油危機」的方法是進一步增加基建,並於1976年開始地鐵修建計劃,提升了土地價值。由於美元與黃金脫勾的連鎖反應,環球通脹嚴重,香港亦經歷了失業率及通脹同企的「滯脹期」。
● 無論如何,港英政府的建屋大計最終都沒有停止下來。反而,當時政府於1978年還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惠及夾心階層及部份中產市民。換句話來說,港英政府為了讓更多人安居樂業,不惜大規模興建「居屋」,完全不怕得罪本港地產商。
由此可見,香港屬外向型經濟,本地產業鏈單一,在增加土地供應的同時,我們亦有可能因受到外來因素的衝擊而導致樓價大跌。但無論如何,以港英政府的經驗來說,我們不應因為經濟不景氣便暫停興建房屋。無論在經濟周期的那一點,市民的住屋需求都是「剛性」的。如果在經濟不景氣期間收緊土地供應,只會保障了大地產商的利益而犧牲小市民的長遠福祉,最終只會使小市民越來越難「上車」及「人均居住面積」越來越小。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在增加建屋量的同時,減輕環球經濟波動對香港所造成的衝擊呢?以港英政府之法,是以大量的基建來增加土地價值。眾所周之,基建可減低當時的失業率,還可刺激消費。同時間,基建完善亦可以增加香港的長遠競爭力,最終增加地價。此外,港府亦可以考慮對「自住業主」的按偈提供一定的保障,萬一遇到樓價大跌,仍可以減輕「負資產」市民的壓力。
長遠來說,香港更應該考慮「新加坡模式」,提供足夠的公營房屋給予全港市民,並把「住屋需求」和經濟周期有效的分隔開,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