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雄《路》以學養德
現代學科強調了知識性學習的重要性,其精細分工和專業化程度令人驚歎。與此同時,德性因素卻從知識性學習中逐漸淡出並失去其影響力,知識教育與德性培養逐漸剝離。知識不以道德為基礎,真不以善為準則,其結果必然是德性修養的普遍缺失。知識的創造和利用缺乏有效的道德控制,會導致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群體在原則及行為上的偏差。個人的心靈無處安頓,而整個社會的幸福也沒有指望。知識性學習與德性培養如何才能並行不悖,儒家「以學養德」修養身心的理論與方法,也許可資借鑒。
「以學養德」的思想內涵
知識學習的目的是涵養德性。以學養德,就是通過學習喚起並強化個人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自律,進而影響他人。施於個人稱「養性」,惠及他人為「教化」。儒家修養體系中,知識學習的目的是立德,終極目標是「止於至善」。在這樣的儒學視野下,一切知識都包含著德性因素,學習知識的同時就能逐步涵養德性。儒學之「德」不是外在於人的道德準則,而是對人固有的善的本性的發現和弘揚並惠及家國天下,是個人道德修養自我完善的內在動態進程。所以說儒學是「為己之學」,成己才能成物,內聖而外王。
德性必須通過學習進行涵養。孔子強調學對德性品格有修正作用:「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 也狂。」(《論語·陽貨》)「學」不僅能夠避免仁、智、信、直、勇、剛等品格流入弊端,還能為其提供深厚的學養,提升其道德境界。孟子肯定學習對德性修養和道德教化有積極作用,有助於判斷是非、深刻認識和有效施行。荀子認為外在的學習過程可以導向內在氣質的轉變,「君子之學也, 以美其身。」(《荀子·勸學》)可見修身需要學習。「學」是個人修養內在精神氣質的重要途徑,是成就自我的必由之路。儒者個人的學習又是推行社會教化的前提,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學養因而成為儒家智識者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