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 | 星期三
 

陳國豪:掌握大灣區機遇 香港律師先了解一國兩制與多元法制

2021-07-08
陳國豪
執業律師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08 at 11.00.53.jpeg

香港各行各業受疫情打擊,法律服務業也難倖免,不時聽聞業內年輕律師因疫情失業,香港法律行業如何走出當前困境,如何開拓新領域成為全行業都應該深思的問題。近日新聞顯示,行政長官前往內地期間將向中央爭取七月份恢復兩地有條件通關,如若成事將使兩地人財流通逐步恢復,大灣區的黃金機會將再度出現。

不少學者行家都已分析過大灣區國策為香港法律界帶來的機會。比如善用一個灣區三種法制(內地、香港、澳門)的特色與對應市場,在內地執業的香港律師可以協助港人處理內地法律問題,善用香港的國際經驗帶領內地企業走向國際,甚至支持國家另一關鍵國策「一帶一路」的法律專業服務,善用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的國際認受性等,都可帶來不可估量的商機。

大灣區的機會對香港到底有多重要?與筆者一同成長的這一代中年律師或者最有感受,我們1990年代法律系畢業,進入職場沒有幾年,香港便遭遇過1997年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等,就連2008年的美國雷曼兄弟也波及香港。

筆者曾在公營機構從事法律工作,也曾在私人律師事務所服務,見證香港法律市場的最大客戶由港資、外資逐步變成中資,跨境的法律糾紛越來越多,這說明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這種改變是我們行業的挑戰,也是我們行業的機遇。而放眼世界格局,中國是今天也是未來最有活力的經濟中心,既然香港與大灣區可謂近水樓台,何不先攬明月,把握機遇?

但機遇在前不等於就人人唾手可得,關鍵在於香港法律界能否掌握兩大要素:準確把握一國兩制以及善用灣區多元法制。一國兩制是香港特區的制度關鍵,在中國一個國家的大制度下維持香港特區本身的法制、社會特色,要做到兩種制度並行不悖,需要政治家的智慧,也需要法律工作者的專業。

特別是香港的法制沿用英國普通法體系,與西方多數國家都相通相容,這對日益國際化的國家來說也是難得的助力。香港律師的專業水平在國際上素享盛名,若我們可以盡快熟悉內地法制,便更可以發揮東西方市場「超級聯絡人」的角色,對處理內地企業走向國際,或者外國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的法務工作都可以發揮不可取代的獨特地位。

粵港澳三地文化語言民情相通,能大大減少法律交流的溝通成本,可使得大灣區法制的協同建設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加上三地自回歸以來已經就法律協調的問題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可以很快地轉化為行之有效的制度性方案,加上大灣區建設有中央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多元法制的分歧不應被過度誇大,香港法律界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善用這種差異化,來對應世界不同法域的需求並好好把握相關機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大灣區的涉外律師事務,可謂好處多多,開放性更大,包容性更強。利用港深平台為機構和個人打官司,為民眾解難消災。涉外律師們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辦案,是不同法律制度下的中介人。從6月28日開始啟用的跨境律師,一個把月,已見業務開花結果。

    冰凌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