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 | 星期三
 

紀碩鳴:香港,堅強站起來!

2021-07-14
紀碩鳴
資深媒體人
 
AAA

1222.jpg

香港經濟走出「修例風波」、「疫情」的低迷,抬頭向上了,開啟香港無遊客復蘇新模式,在幾乎封閉的狀態中走向經濟正循環。既擴展進出口貿易,又重振本地消費,不內卷的社會秩序和經濟都在恢復中。疫情控制中,希望開門、通關的呼聲高了。

周六一早外出,去香港銅鑼灣珠城的大家樂早餐,想不到的是,9:00出頭了,餐廳還是幾乎滿座,一位難求。想看上映不久的「黑寡婦」,買了9:50的電影票,影院中約三成二的座位都被佔位。

烈日炎炎的周未,街上的人、車不多。去年離開香港時,鬧市區不少商鋪都拉下鐵閘,經營不下去了。幾個月以後回來,銅鑼灣、灣仔的商鋪都開着。只是不少做遊客生意的藥店、金鋪被換了下來,適合本地消費的茶餐廳、零售店更多了。走入大商場,人流也適合,消費環境非常舒適。

曾經每月近5百萬遊客的香港,今年4月外來旅客僅5千多。但統計數字顯示,2021年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同比上升20.2%。4月為270億港元,較去年同月上升12.1%。2021年首4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估計同比上升8.5%。香港零售市場轉型為本地消費服務,開始走出谷底。

雖然少了內地遊客幫補,也出現了移民潮苗頭,但香港的樓市照樣暢旺。舊啟德機場的一個新盤推出千個單位,結果吸引7500個買家登記抽籤。今年上半年,香港樓價升幅不「誇張」屬溫和,但累積也上升了7%。

2021年的上半年,香港金融旺市,恒生指數累計升1,596點或5.86%。一季度更在轉口貿易的帶動下,GDP增長結束了連續下挫的趨勢,站上了增長高位。

香港轉型中,在沒有遊客,缺少外來支援,幾乎變相封城的情況下,以進出口貿易和服務本地消費市場等正常經濟往來,擴大轉口貿易、提升本土消費等走出低谷,用經濟的正常循環(正循環),讓香港在還未與內地正常通關的情況下,圍繞自身市場,在轉口貿易帶動下避免內卷,經濟開始回復正常,服務本地消費成為香港經濟轉型的新特點。未來,香港大商家未必可以再賺大錢,但香港百姓絕對可以滿足自給自足。

一切和疫情得到控制相關

終於,香港政府對疫情有了自己的一套防疫方法,政府嚴控、民間自覺、大幅增加疫苗接種等一系列措施,讓香港本地染疫清零穩定了下來。自上月8日開始,一直戰戰兢兢保持着沒有社區傳播、本地感染清零的平安中度過。雖然中間有幾例感染確診,都被查出與境外輸入相關。至今,已經安然度過了34日。

可以說,這一年多,政府以嚴管為保障,逐步制訂措施,違反規定者都狠狠處罰,連高官都不例外;市民基本自覺做到走出房門就戴上口罩,街上幾乎看不到露出真面目的市民;新冠疫苗累計接種已經逾420萬劑,並以單日5、6萬的數字在增長。有了這樣的成就,要求通關的呼聲愈來愈高。疫情一年半,大多數香港人沒有離開過香港,有點憋不住了。

澳門曾經聲稱,香港如果能夠保持28天本地疫情清零,可以考慮港澳兩地通關。香港也以為來之不易的清零達標,就可以爭取到與澳門、內地通關。不過,在特首林鄭去北京參加了中共建黨百年華誕返港,一句「正積極研究中,還沒有時間表」,讓香港明白,即使控制疫情,但要和廣東地區實現通關也並非那麼容易,內地對香港兩地人員往來沒有那麼迫切。這是兩情相悅的事,香港再急需,港府也很難有主動權。澳門也收回了自己的承諾,要納入大灣區的統一通關行動。

事實上,去年疫情中,澳門對疫情的防控都做的較出色,即使這樣,也是清零幾個月後才先和珠海,再與廣東地區互通,到清零6個月後才獲得與內地省市互通。

其實你去看,香港對岸的羅湖也是一片蕭條,昔日遊人如織的商業街,如今也是門可羅雀。對地方政府來說,防疫是重中之中的工作,寧願保守也不敢冒進。再何況,廣州、深圳和其他幾個廣東省的城市,剛剛經歷了一波疫情風波。幾例不明的疫情個案擴散,讓廣東部分地區成了翻紅的中高風險的疫區。防疫苦戰才剛剛消停。

進出口貨逾半為內地

香港歷來是中國內地重要的轉口港。據香港政府統計,2020年,53%的轉口貨物原產地為內地,而59%則以內地為目的地。據中國海關統計,香港是中國內地繼美國、日本和韓國之後的第四大貿易夥伴,2020年佔全國貿易總額的6.1%。這個特性,讓香港承擔了比較大的疫情防範風險。

不少客觀因素讓香港一直處於疫情的風口。因為香港是條件較好的中轉港,國際海員輪換都選擇在香港,有幾波疫情,都是因為國際海員或者貨物搬運輸入擴散至香港社區。另外,國際疫情擴散,貨物帶毒的危險性增大,都是香港早期疫情難以克服之痛。這一個月有零星本地感染者,亦和機場貨運相關。

當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體總是兩面。疫情有了逐步控制的措施,中轉貿易也令香港經濟大有起色。

專業機構的宏觀經濟預測,香港經濟受新冠病毒疫情打擊,去年全年實質GDP收縮6.1%,2021年經濟有顯著改善,在外貿帶動下今年首季實質增長為7.9%;又預期第二季經濟將會由本地需求帶動,按年增長為8.1%,增速較上季輕微加快。

中國內地的出口增長,對香港貿易帶動作用明顯。外貿增長非常強勁,成為香港一季度復蘇的最大變量。具體而言,香港出口總額同比大增30.6%,進口增23.3%,香港在轉口貿易中獲利。有專家指,以2018年為例,轉口貿易量是香港GDP的三倍左右,只要香港在其中收取6%左右的服務費用,就能達到GDP中的20%左右。

進出口貿易的升幅勢頭不減。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份香港的商品整體出口及進口貨值均錄得升幅,分別為3,849億元及4,167億元,按年分別上升24.4%及25.2%,貿易逆差318億元。首4個月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30.8%;進口貨值上升25.5%。

經濟復蘇仍參差不齊

遺憾的是香港經濟復蘇並不均衡,因為疫情和封鎖措施持續影響一些經濟領域,相比貿易上熱火朝天,旅遊業、餐飲仍然處在冰封狀態。

整體上,香港今年一季度失業率為6.8%,就業不足率3.8%,香港目前有大概40萬人「痛感強烈」。其中,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失業率仍高達10.7%,其中餐飲服務業的失業率更高,達到13.3%。

為刺激消費,香港政府正推出符合條件者每人派出5000元電子消費券,截至7月8日已累積超過426.6萬人完成登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電子錢包及商戶提供的優惠,相信可以疊加電子消費券對經濟的提振作用,預估電子消費券可以帶來約0.7%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安永香港及澳門區主管合伙人陳瑞娟預計,有關措施將為香港帶來超過1%GDP的增長。

香港大學公布相關數據指出,隨著疫苗接種計劃廣泛推行及環球經濟復蘇,預料強勁反彈將會持續,香港失業率由今年2月的7.1%降至第三季的5.1%。消費券計劃將帶動本地需求,為持續強勁的經濟增長提升動力,預料第三季實質GDP升幅為7.7%,預料今年全年增長介乎6.5至7.5%。

國安法出台穩定社會,防疫控疫得當,經濟穩步增長,香港萬事俱備,可以考慮先與深圳、澳門有條件通關,再擴展至廣東地區。相信儘早通關對香港、澳門乃至大灣區社會、經濟都有穩定、提升作用。

 

文章原刊於微信公眾號《碩鳴灼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政府能不能考慮給予積極服務夜經濟的商場商戶,一定的獎勵,例如旅遊或者購物優惠。提振夜經濟,既要全民參與,也應該給予全民適當的鼓勵才對。這一點,值得財政司考慮,最好在財政預算案予以回饋。

    沙千山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