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頴灝:具香港特色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2021-07-28
黃頴灝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23 at 11.09.56 (1).jpeg

政府近日公布《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以「健康宜居‧低碳轉型‧比肩國際」為願景,目標是長遠令香港空氣質素完全符合世界衞生組織《空氣質素指引》。新藍圖提出六大綱領,主要是綠色運輸、宜居環境、全面減排、潔淨能源、科學管理和區域協同。其中科學管理的理解應不止限於智慧城市及科技水平範疇,而是更要融合前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所提出科學發展觀和國際上倡議的可持續發展。前者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及可持續的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以人為本的概念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後者則是出自布倫特蘭委員會的《我們共同的未來》:「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一般認為它由三方面內容構成1. 環境要素﹑2. 社會要素3. 經濟要素,其思想理論主是建基於由於人口和財富的激增,地球自然資源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人與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必須禁止那種不顧子孫後代而任意糟蹋自然資源的行為,並建立一個永續發展的社會。

那怎樣才是具有香港特色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筆者認為香港在過往資本主義及大市場小政府下,香港的發展太傾向經濟和社會便民利民的要素。以都市固體廢物管理為例,香港都是以最低成本和方便市民及商界的形式去處理廢物,社會在不用成本下把廢物都被送去堆填,這就証明了我們過往沒有著重環境要素,即利用社會環境成本去創造經濟利益。因此在看到近日政府新公布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下的科學管理綱領,筆者更認為要香港將來在可持續發展上加多科學數據而不只是光依賴持份者的意見,因為後者多以經濟利益為先來提供政策意見而不是一套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政府在未來的諮詢架構下要更多依賴科學數據和長期的發展圖而不只是根據各方政治或團體的壓力去制定政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小政府,大市場」一直被譽為香港成功的主因,但這卻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政府一直把垃圾回收再造視之為商業問題,任由市場無形之手決定供求,加上政府只少量補助回收業,導致香港的再造業一潭死水。環保工業從來不是賺大錢的生意,但既可以解決社會問題,又可以創造就業,所以是值得各國政府大力支持的產業。

    林芷楓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