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遠程醫療服務 有助發展基層醫療

2021-07-28
政策‧正察
團結香港基金政策研究院
 
AAA

文: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 田詩蓓博士,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助理 夏楠,團結香港基金實習生 陳愷喬

遠程醫療是利用遙距通信工具,離岸提供有關的醫療照護,當中包括電子問診,醫療服務提供者共享電子健康記錄,以及傳輸電子醫療資料等。港府和醫院管理局歷年不乏遠程醫療措施,如透過視像會議,為安老院舍的病患者提供遙距診症,以及推出"HA Go"流動應用程式,推動廣泛遠程醫療的應用等。

只是總體而言,有關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未能充份改善香港醫療體系中的固有毛病,包括公營醫院輪候時間漫長、長期病患數量持續攀升、慢性疾病管理支援不足等。問題的徵結在於本港一些根深蒂固的舊有思維,特別是對急、重症治療的過度重視而忽略發展基層醫療,使可避免的住院個案上升,不必要地加重醫療系統負擔。

我們必須加快建設本港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包括發展跨界別協作的全面醫療服務, 和加強個人醫療服務的持續性等,以減少對醫院的依賴。若然當局能善用現今電子科技和遠程醫療的便利,更可使改革措施事半功倍 。 

WhatsApp Image 2021-07-28 at 15.33.44.jpeg

不少民間和社會組織已在利用遠程醫療促進基層醫療服務。西貢區社區中心長期為偏遠村莊的居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當中尤以長者為甚。 2020年以來,他們更與擇善基金會合作,推出「西貢鄉郊遠程醫療及藥物指導試驗計畫(視像診症)」,為居民安置必要的設備,以享受醫生遠程會診服務。同時,參與的藥房則會根據診症結果安排藥劑師運送處方藥物上門,並解答服藥問題,讓位處偏僻、易感孤立無援的長者應能獲得充足的醫療指導和社會關懷。

疫情盡顯遠程醫療服務的重要 

新冠疫情更突顯發展遠程醫療服務的逼切性。由於擔心在看病過程中感染新冠病毒,疫情間引起的就醫不便對不少群組帶來了巨大困擾,包括尤其依賴醫生和藥物的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以及本身免疫力低或體質弱的組別,如老年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曾接受過癌症治療的人士。

幸好在疫情中,本港不少機構均以遠程醫療服務化危為機。私人企業如Dr.Go和DoctorNow均設有遠程新冠病毒測試服務,以快遞服務把病毒測試套裝直接送上門。醫生通過視頻諮詢指導樣本獲取程序,其後更會安排取件,將樣本送往實驗室。整個過程簡單便捷,最重要是能減低病毒傳染的風險。在病毒測試以外,這些平台還有提供不同類別的全科醫生或專家網上醫療諮詢 ,讓大眾安在家中亦可獲取護理。

232.jpg

新冠疫情中醫療資源日漸緊拙,使體系中原有的種種弊病加劇惡化,卻也逼使我們反思醫療體系的改革。香港政府作為公立醫療服務提供者,應領頭規劃和支援本港遠程醫療服務的長遠發展 。我們期望政府能加快跟上時代腳步,善用電子科技,加大改善公共基層醫療服務,以回應本港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

 

延伸閱讀
  • 隨着人口老化,長者對醫療系統的依賴只會有增無減。面對這「銀色海嘯」(silver tsunami),如要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可持續醫療服務,「社區老人評估服務」實為重要的一環,政府需考慮投放更多資源至有關服務。

    周尚明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