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推動基層醫療能解決香港的醫療問題嗎?
特區政府日前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以下簡稱《藍圖》),提出五大基層醫療健康改革方向,以應對人口老化、慢性疾病日益普遍所帶來的壓力,將香港醫療系統的焦點,從治療轉向預防疾病。然而,香港醫療衞生系統目前所存在的最重要問題,主要是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而引起的醫療不公平的問題,推動基層醫療改革,是否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存有疑問。
《藍圖》提出的五大改革方向包括:(一)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以地區康健中心服務模式為基礎,發展以社區為本、家庭為中心的社區醫療健康系統,強化「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二)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管理,把醫務衞生局轄下的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改組成基層醫療署;(三)整合基層醫療健康資源,以「共同承擔」原則推行由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計劃,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及其他資助服務;(四)規劃基層醫療人手;(五)改善數據互通及健康監測。
這五大改革方向,簡而言之,就是鼓勵更多長期病患者轉為向私家醫生求醫,以減少公立醫院的壓力。因而,這項改革能否成功,關鍵之處並不是政府可以建立多少個社區康健中心,該中心可以招募到多少會員,聯絡多少位家庭醫生,而是最終能讓多少位病人由公立醫院轉看私家醫生。
能夠吸引病人由公立醫院轉向私家醫生的誘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政府為合資格的長期病患者提供一定數額的費用津助(據說是半費),二是私家醫生可以提供比公立更好的服務。而這兩項透因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則是政府的津貼到底有多少。
市民在公立醫院看專科門診首次費用為135元,其後每次80元,普通科門診則每次50元,在私家醫生看專科收費中位數為800元,普通科門診收費的中位數為300元,而公立醫院與私家醫生的藥費相差也十分驚人。
假如政府只津助一半門診費用,那麼病人前往看私家醫生,實際所需付的費用,仍比看公立高出幾倍,這對許多市民來說,確實是一項不可忽略的負擔,如果政府提供的津助金額不夠高,很難吸引大多數患者轉向看私家醫生。因此,政府的津助計劃,最終到底能產生最大的成效,能吸引多少患者改為接受私家醫生醫治,尚未可知。
香港醫療體系目前存在的核心問題,是醫療資源配置失衡,導致醫療不公平的問題。香港每千人中,共約2.1位注冊醫生,而其中只有不足一半的醫生在公立醫院服務,另外超過一半的醫生則私人執業。但是,公立醫院卻須負擔全港約九成的病人,私家醫生只負擔10%病人。也就是說,大部分醫生中流向私人市場,而絕大部分病人,則流向公立醫院,其結果就是出現嚴重的醫療不公平。
香港的醫療改革應該集中力量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公平的問題,要讓大多數的醫療資源,包括醫生、護士、輔助醫療人員,以及醫療器材、醫藥等物資,留在公立醫院,保障大多數市民能得享應有的公共醫療服務。而非繼續讓更多醫療資源流向私人市場。
但《藍圖》推出的五大改革方向,實際上是動用大筆公帑,進一步壯大私人執業的醫療市場,即使能成功吸引一部分患者轉看私家醫生,其結果恐怕只會令更多公立醫院的醫生、護士,流向私人執業市場,而無助改善醫療資源配置失衡的問題。
推動基層醫療改革是否對症下藥地解決香港面對的公共醫療問題?值得政府和社會各界進一步思考求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