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文:現在是鼓勵港人北上時機嗎?
日前,由港澳辦、發改委、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個部門組成的「十四五」規劃宣講團來港,並在政府總部及立法會舉辦宣講活動。各路建制中人,亦在事後亦一如既往地爭相表態、接受媒體訪問或撰寫表態文章,而大家若稍有留意,便會發現每次中央推出涉及內地與香港經貿往來的政策,都總會有些人提議港人北上工作或者定居。
舉個例子,「十四五」宣講會舉行過後,便有組織舉行青年分享會,然後又有人建議香港青年北上發展,並且煞有介事的提出所謂的「通勤模式的大灣區融合發展概念」。當大家以為這是甚麼新鮮構思時,便會發現原來又双叒叕是提議港人在深圳居住,香港上班,或在香港居住,深圳上班,每天通勤來回深港兩地。
然而,今次「十四五」規劃涉港部分,重點在於要求香港鞏固和提升原有的金融和經貿業之外,賦予香港四個新的定位,即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換言之,「十四五」的側重點,在於香港如何開拓新的產業,從在解決商貿法律糾紛、創科、知識產權和文化領域,為國家作出貢獻。借「十四五」之名,鼓勵港人北上工作或居住,本來便是牛頭不搭馬嘴。
況且,在陸、港未正式「封關」之前的二十多年間,已有不少港人在深圳居住,然後每天來香港上班,亦有不少人在內地上班,到了周末周日回港跟家人團聚。換言之,陸港兩邊跑早已有之,何解有些人總要樂此不疲地打着「融合」的旗號,不斷鼓勵人們北上工作和居住呢?
另一方面,我們雖然不能否認,港人確實有着北上內地工作和發展的機遇,但是鼓勵北上從而招攬人才,不是內地地方政府幹部的任務乎?建制派作為香港本地的政治派閥,難道不是把焦點放在增加香港本地的就業和發展機會,藉此吸引人才留在本地,甚至是吸引內地人才來港嗎?為何這一些人會搶着幹內地地方政府幹部的活,不斷的鼓勵人們北上工作和發展?
至於香港工作、深圳居住,除非對方是跨境家庭,否則這樣做的最大誘因,主要是加上通勤時間的居住成本,遠比住在香港低。可是,先不論兩地居住成本近年來已就在不斷收窄,香港居住成本不菲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主要是因為所謂土地問題長期未獲解決,因而造成住房供應緊張。
既然如此,作為本地派閥的建制派,為何不把精力花在解決所謂的土地問題之上,減低香港中下階層的住屋開支,而是鼓勵不想在香港捱貴租的人們「北上」,把住房供應乃至是房租上升的壓力,轉嫁到深圳頭上?先不說深圳或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意願如何,他們這樣的做法,難道不是變相推卸責任,把本應自身解決的問題,甩給鄰近城市嗎?
更諷刺的是,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已令不少本地在深圳居住、在港上班的港人,被逼搬回香港,亦令不少跨境家庭和港漂,跟家人被逼兩地分隔一年多。在此情況之下,部分建制派竟然不是把焦點,放在如何盡快恢復「通關」之上,而是跑出來說什麼「通關」後可以北上居住,然後每日回港上班,這是攞景還是贈慶?讓那些兩地分隔已經一年多,還要不知才能「通關」的港漂和跨境家庭聽到,又會作何感想?
與此同時,今次的新冠疫情,已暴露了香港的抗疫政策,由於不願跟內地協同,因而造成兩地長期未能「通關」的情況,而即使未來兩地因疫情緩和而恢復正常往來,我們也難保未來永遠再不會爆發其他新的疫症。如此一來,有人在建議大家「北上」居住,然後每日回港上班之時,又提出了什麼方法,避免他們不會因為「封關」而被逼搬回香港乎?如果沒有,你去鼓勵人們「北上」居住,又有何吸引力可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