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寧:連議員都關心GEM
已經很少留意立法會會議的新聞,但日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立法會討論如何活化創業板(現改名為GEM)時,被幾位議員炮轟,不單斥他歧視抹黑GEM,更質疑當局「生仔唔養仔」,句句抵死。創業板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當然不容易解決,筆者樂見當局如何活化,但一班平日專注於民生的立法會議員突然「金融人」上身,相信可能連許正宇也始料不及。
說創業板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並不誇張,1998年起美國突然湧現大量互聯網公司,形成科網熱潮,剛巧香港被亞洲金融風暴重創,港府希望當時的聯交所透過成立創業板,幫助香港從亞洲金融風暴中恢復過來,於是1998年10月聯交所宣佈落實推出創業板,一年後創業板就火速成立。推出一個多月已吸引7間公司上創板,繼而一眾大孖沙紛紛「進場」,最難忘一幕必數長和系的tom.com(現稱TOM集團、2383),2000年3月上市創業板,但當時的tom.com成立不兩個月,已吸引到股民從旺角打蛇餅到油麻地排隊求一張申請表,甚至有指當時一張tom.com的新股申請表格炒到100元。
不過隨著科網泡沫,創業板淪為「二奶板」,及後更成為「啤殼樂園」,被有心人士舞高弄低,令不少小股民損失慘重。正如許正宇日前在立法會提到,當時GEM的規定遭市場濫用,例如出現股權高度集中、流通量不足、股價波動及質素欠佳的上市公司借用轉板申請程序移至主板掛牌等問題(就是這番話被葉劉淑儀議員直斥許正宇對創業板歧視抹黑),因此當局於2018決定為創業板來一次「大手術」,修訂《創業板規則》,提高在創業板上市門檻,以及取消GEM轉板至主板的「簡化申請程序」,可惜這次修訂幾乎完全扼殺了創業板作為主板「踏腳石」的功能,也同時抹殺了中小企借助創業板上市集資的機會。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只有1家公司在創業板上市,而同期主板上市的共有46間,集資高達2,129億元。
近年港交所(388)都能列於全球IPO集資額最高的前列位置,全靠一眾中概股及醫藥股帶動,這些企業的集資額少則幾十億元,大的過千億元也有,中概股回歸這概念似乎長玩長有,創業板的確愈來愈被「邊緣化」,中小企想透過上市集資發展的機會變得更加渺茫。更重要的是,整條為中小型公司上市的產業鏈也受到極大影響,因為大型企業上市定必找來中、外的國際大行作保薦人及FA(財務顧問)協助其上市,一班以本地華資為主的中小型保薦人及FA只有為中小企服務,如今中小企到創業板上市數目大為減少,相關的金融產業鏈收入自然大受影響。因此創業板這個困局如何解決,實在要考許正宇功力。
最後想談談何解幾位立法會議員突然「金融人」上身?筆者不排除有中小型金融機構找議員為他們「請命」,記得當年政府就上市架構諮詢議題在立法會討論,葉劉淑儀一樣有提出質詢。未知她事前有否向她的侄仔請教,介紹一下,葉太的侄仔是GEM公司浩德控股(8149)主席葉天賜,該公司旗下的浩德融資早年就幫唔少公司在創業板上市,最經典當然是2017年保薦駿傑(8188)上市,股價一個早上就炒高五倍,結果於中午時分被突然勒令停牌。至於斥許局長「生仔唔養仔」的鍾國斌,翻查港交所資料,原來他是5間上市公司的董事,其中一間公司是GEM公司創天傳承(8195)。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