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論金管局之前瞻性

2023-04-12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4-12 at 10.56.44 (1).jpeg

據筆者理解,近年金管局作出了不少具前瞻性的措施,積極維護香港金融體制穩定,具體如下:

其一、筆者從銀行業界人士裡聽到一個消息,原來,金管局於過去1年以來,內部曾作出一些應對中美矛盾大爆發時的評估及規劃。例如,如果香港銀行被排除在swift體系之外,整個香港的情況會怎樣?萬一我們不能以美元交易,接下來又怎樣辦?如果中資及港資銀行被大規模制裁,香港金融體系有那些應變措施?雖然筆者只是道聽途說,並完全沒有內幕消息,但曾從不只一個渠道聽過相類似的資訊。如果相關消息屬實,金管局居然為極端的金融市場情況進行評估及制定應變措施,則確實非常具有前瞻性。

其二、自08年金融海嘯以來,環球金融市場資金氾濫,並保持「超低息」多年。銀行體系裡資金太多,但實體經濟卻是一團糟,遲遲未見有意義的復甦,銀行裡的錢根本借不出去。絕大部份的銀行都傾向把手上多餘的錢借給「非銀行金融機構」(non-bank FIs) 。可是,金融機構的財務披露向來比絕大部份實業機構少,客戶資料都受法律保障,銀行對所有金融機構的調研都比較片面,一般只主要參考評級機構的評分。打個比喻,一般企業的銀行內部對實業的信貸報告,動輒幾十頁,但對金融機構的報告,極有可能只有幾頁。銀行連很多「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十大客戶也不會知道,又如何準確評估當中的風險呢?銀行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理解十分有限,根本無法有效評估當中的風險。資金流入「非銀行金融機構」很多時只會助長炒賣,對實體經濟並沒有好處,還會造成更大的泡沫。每當美國聯儲局加息或縮表,「非銀行金融機構」便會成為其中一個重災區。據悉,金管局今年的其中一個重點課題,就是查核各大小銀行對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借貸業務。這些年來,筆者不斷在本欄提及相關的風險,想不到金管局居然在泡沫還沒有爆破之前便開始「超前」進行調查,實在教人喜出望外。

其三、據銀行業界的朋友指出,近日金管局亦向各大小銀行查詢,希望瞭解香港銀行有多少涉及歐美房地產的貸款業務。例如是相關貸款以歐美房地產作為抵押品,或貸款的還款來源以歐美物業的租金或銷售為主。香港各大小銀行需要及時向金管局通報。聯儲局大幅加息,歐美房地產市場正搖搖欲墮。普遍港人對此事皆沒有留心,相關泡沫暫時尚未大規模爆破,金管局此刻已開始向香港銀行查詢相關情況,尚算是問得比較及時。

其四、金管局自2012年起的「審慎措施」指引,大幅限制香港銀行對房地產相關業務之借貸。多年以來,這些措施指引尚不夠清晰,漏洞不少,銀行各自另有解讀,執行時尚未能至達預期效果。但無論如何,在大方向上金管局限制了銀行對房地產業務之借貸成數,要銀行計算清楚企業及個人的還款能力,並要假設利息上升作為壓力測試,確實把銀行的整體風險大幅降低。

62c145e7e4b0262b809f99701.jpg

回歸初期,亞洲金融風暴爆發,香港金管局相對後知後覺,才會只能以「任一招」應付衝擊港元的炒家,還要等到兩、三年後才有所謂的「任七招」。相比起來,現在的金管局明顯比回歸之初進步了不少。總括而言,金管局的作風明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再是只有「管」,沒有「監」。

當然,我們尚有不少意見可以供金管局參考。舉例說,我們無法確知金管局對中美矛盾大爆發的評估及沙盤演練是否屬實,作為普羅大眾亦不可能知道真相。但如果金管局確實曾有這方面的部署,則建議金管局進一步細化在非常時期的每一個運作細節。自中美貿易戰以來,美國喜歡使出「極限施壓」。因此,「末日手冊」不再是「備而不用」。反而,我們更需要把所有「末日」的情況歸納分類,並按程度分層級,在每一個層級皆要有清晰的出路及應對方案。此外,以港府應對疫情的情況可見,港府在只維持1至2個月左右的「非常時期」尚算是「有板有眼」,但只要該問題持續及惡化下去,面對瞬息萬變的新時代,整個港府部門都會無法及時反應過來。金管局除了做好周詳的部署及規劃外,亦要懂得便宜行時,靈活應變,以目標為本。

其次,美元加息之下,不但打擊「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香港各大小銀行所面對的問題,其實與歐美銀行無異。這些年來,銀行體系內的錢太多,卻借不出去,香港各大小銀行與其他國際銀行一樣,都有把錢投入債市,且銀行手上的絕大部份債券,皆是以HTM (Hold-to-maturity)為主,即沒有以市價入賬。香港銀行與某些美國銀行的最大分別是,香港銀行的結餘雖然有不少下降,但仍算是維持下來,甚少大企業把存款從銀行體系裡拿走。因此,香港銀行才沒有需要把手上的債券「急售套現」。如此一來,金管局應否對所有香港銀行進行更深入的評估?到底每間銀行持有的HTM債券有多少?AFS (Available-for-sale)的債券又有多少?儘管暫時只有瑞信的AT1債券 (Co-Co bond / Convertible Contingent Bond)「歸零」,但香港各大小銀行持有其他金融機構的AT1及RT1有多少?佔個別銀行的債券面值又多少?整體銀行結餘在甚麼水平會出現相類似的危機?

shutterstock_150075020.jpg

此外,即使金管局向銀行詢問關於歐美房地產業務的情況,但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直以來各大小銀行對金管局的查詢都會有不同的解讀。例如,某些前線員工認為英國已脫歐,不算是歐洲。某些人則認為跨國地產集團在世界各地都有銷售,只要最近的財表顯示歐美市場分別都不超過50%,便不算數。那麼,歐美各佔3成,一共6成,又算不算?3成至5成才算是主要收入來源,是誰定的?某些港資集團過去以內地及香港地產銷售為主,但自2019年大舉發展英國市場,雖然如今尚未錄得英國房屋銷售,但現在的主力投資已經在英國,在可見將來的主要賣樓收入來源肯定在英國,這又算不算數?如果金管局沒有說清楚細節,相信絕大部份銀行都會選擇「漏報」。

據悉,金管局的基層至中層人員,很多都是核數師,雖然都精通「金融術語」,甚至乎曾為銀行核數,或在銀行裡當過「內部核數」、「財務會計」及「合規」等中後勤部門,但絕大部份人都沒有做過銀行前線人員或管理層。簡單來說,就是金管局裡的人員,大都沒有真正做過「銀行生意」。

外國電影《Catch me if you can》裡的男角雖然是賊,並受到法律制裁,但最終卻利用其「寶貴經驗」為美國政府捉賊。同理,美國上世紀30年代對股票市場的監管,亦吸納了華爾街大炒家的專業意見。金管局要在「監督」上做得更好,其局內又豈能沒有懂得做「銀行生意」的人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