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施政報告對基層醫療發展的啟示
作者: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 田詩蓓,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周嘉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醫療方面有不少焦點落在香港的基層醫療發展。其中,政府正籌備相關的藍圖將勾劃出基層醫療發展的願景,釐清不同部門的職責,有助制訂未來政策的方針,使各持分者,包括地區康健中心、社區服務提供者和醫療專業人員,清楚其角色及定位,對基層醫療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2017年基層醫療健康督導委員會成立時,政府已提出要全面檢視基層醫療服務的規劃,並制訂可持續發展藍圖,但時至今日,一直只聞其聲,未有太多詳情。終於在施政報告發表後,陳肇始局長表示將會在今年展開諮詢,藍圖有望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公布,將會是香港基層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回顧過去五年施政,成立地區康健中心是醫療發展的其中一大亮點。地區康健中心以醫社合作為招徠,不僅是由醫療與社區服務提供者(如社福機構、物理治療師及營養師)合作為市民提供跨專業的服務,提升他們的健康水平,更突顯康健中心的社區面向,營運機構需要了解當區市民的健康需要,再向他們發放健康資訊,提供預防疾病的信息,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中醫療資訊的第一個接觸點。葵青及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分別於2019年及今年成立,另外五間康健中心會在明年底前投入服務,其餘地區的選址工作大致完成。
可是,現時市民普遍對地區康健中心缺乏認知,未能完全發揮其獨特角色和功能。地區康健中心現時的宣傳乏善足陳,故此政府亦公開招標,務求加強推廣,做到與社區接軌,但願及後的宣傳工作能夠為地區康健中心塑造一個「入屋」的形象,把服務推廣至每家每戶。再者,地區康健中心需要透過加強醫社合作連繫區內服務提供者,組成社區服務網絡,提供地區為本的服務,將基層醫療的概念真正融入社區內。
不論是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還是地區康健中心,政府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把基層醫療列為發展重心,重新定位香港醫療體系,扭轉以往的「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制度,透過提升市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紓緩本港醫療系統與日俱增的壓力。
要基層醫療取得長足發展,下屆政府必須把握機會,在現有的硬件基礎上發展康健中心的服務及網絡,同時透過制訂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推出政策協調不同持份者的工作,共建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的醫療體系。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