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三跑填海「快靚正」
作者: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 葉文祺、研究員 許雅婷
香港國際機場近日完成第三跑道的鋪設工程,這個涉及填海650公頃的大型工程在短短五年內完成,奠定香港邁向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基礎,亦為明日大嶼注入一支強心針,提升各界對中部水域人工島的信心。
三跑道系統工程涵蓋多個項目,包括填海拓地650公頃(面積相等於2.6個長洲)、建造第三跑道、改建現有的北跑道、增建三跑道客運大樓等。機管局於2016年8月展開建造工程,時隔5年,填海工程已經大致完成。長達3.8公里的第三跑道亦在9月完成鋪設,預計可在2022年下半年投入服務,而整個三跑系統將會在2024年竣工。在三跑道運作下,到2030年,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量預期會增加至逾1億人次,貨運量增至近900萬公噸,每年可處理的飛機起降量超過60萬架次,有助香港保持航空樞紐優勢。另外,三跑道系統所帶來的直接、間接及連帶經濟貢獻,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5%。
深層水泥拌合法減生態影響
當初在諮詢階段,公眾相當關注填海工程相關的環境影響,因此三跑填海工程採取了新的施工方法,致力達到建設與環保的需要,「一次過滿足兩個願望」。三跑填海工程是香港第一次在海事工程上運用「深層水泥拌合法(Deep Cement Mixing)」,即以非浚挖式、無需移除海床淤泥的方法來填海造地。相對傳統填海方式,由於深層水泥拌合法無需清除及運走海泥,能夠減少產生水中懸浮粒子,降低對附近生態環境及水質的影響。因為施工過程無需進行傾倒淤泥的運輸,亦能減少海上運輸的碳排放。再者,新技術的淤泥沉降時間較傳統挖沙填海大幅縮短,能夠在短短數年間提供大片可發展用地。
善用本地填料降低填海成本
填料供應亦是公眾相當關注的一環。原本三跑工程在2019年曾經因填料短缺,令鋪設工序滯後四個多月。機管局其後增加填料供應的源頭,包括從廣西引進海砂供應、增加廣東及福建的機制砂產量,以及採取來自香港公眾填料接收設施的合適填料。同時,機管局亦在污泥坑範圍以外多使用深層水泥拌合法機管局亦在污泥坑範圍以外多使用深層水泥拌合法,來節省時間及填料需求。這些措施讓三跑工程得以「追落後」,維持原定的啟用目標時間。
明日大嶼中部水域人工島的填海規模雖然比三跑工程大得多,但只要政府精準管理好工程時間,善用香港每日產生的建築填料,就可以妥善處理填料供應的問題。在香港,每年產生的惰性建築廢料達至1,500萬公噸以上,目前大部分填料運送到台山處置。台山市單單是運用這些填料填海,就已經增加了逾600公頃的土地。發展局曾經預計,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工程,大約一半可以用上本地的惰性建築廢料,還能夠大幅降低填海成本。
第三條跑道鋪設工程竣工,為香港國際機場及航空業的發展打開新一章。未來香港善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繼續秉承優越的服務水平,加上國家支持,將會成為面向環球的國際航空樞紐。同時,三跑系統工程成功運用新填海技術滿足建設與保育的需要,為未來的填海工程起良好的示範作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