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數據:與內地隔絕 香港必敗落

2021-11-25
 
AAA

 shutterstock_1548297557.jpg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香港與內地至今已將近兩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通關,來往人流基本中斷,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日前清洗觀點數據時發現,因為長期不能與內地通關,整個香港都受到了不堪承受的負面影響,香港的經濟、民生與社會情感因而受到巨大打擊,許多市民飽受失業以及與家人、子女分離的痛苦。現在香港特區政府正在亡羊補牢,兩地有序、有限通關的好消息不斷傳出,但是,廣大市民仍高度期待兩地全面通關能夠早日真正實現。

A.jpg

圖1 內地與香港封關對整個香港勞動市場均有負面影響(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如圖1所示,我們看到,幾乎所有行業在目前封關階段內的就業不足率都明顯超過平均值,特別是零售、住宿、餐飲、運輸、通訊、物流這幾個行業最受封關的影響。用香港政府統計處2003年的數據來做比較,我們可以知道,新冠疫情下香港的失業及就業不足人數,已經遠遠超越SARS時期。

h.jpg

圖2 近些年來內地訪港旅客人次變化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眾所周知,香港的東方傳統與西方文化共冶一爐,「東方之珠」、「購物天堂」的美譽享負盛名,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且香港旅遊業是香港經濟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是香港政府重要稅收來源之一。如圖2所示,我們可以看到,疫情以前,每年來香港旅遊的遊客大約有8成都來自內地,然而因為封關,人數暴跌,使得香港旅遊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今年9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首次對與內地通關事宜明確地回答了中評社記者的提問,並且隨着來港易、回港易的逐步恢復,內地訪港人數就出現小幅度反彈。無論如何,香港與內地隔離封關,窒息了香港的旅遊市場,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C.jpg

圖3 香港近三年服務行業及服務界別的業務收益指數(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如果觀察香港具體的服務行業在封關之後的業務收益指數,如圖3,我們發現,有12個行業都因為封關而收益指數大幅下跌,其中,零售、電影、住宿服務和旅遊、會議及展覽服務受到的影響最大,而這些行業,全都離不開內地人和內地遊客。此外,我們也知道,香港有不少跨境工作者,每日需要往返深港兩地,但長期無法通關令他們生計無着落,細讀香港社交媒體上的留言評論,不乏跨境工作者痛苦地表示,自己已經失去內地的工作快兩年了,一直在默默地等通關,卻等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對於長期不能通關,香港堪謂民怨衝天。

D.jpg

圖4 近三年內地訪客在香港保險業務中所佔的比例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很多在香港或內地工作的基層跨境工作人士,都因為強制檢疫措施無法過關,或者難以承擔香港高昂的房租而被迫停工或辭職,處於失業或收入大減的困境,其中保險行業受到的衝擊十分突出。如圖4,我們看到因為封關,內地人無法通過旅遊簽證來港購買保險,因此做內地客戶生意的香港保險經紀們的簽單數量驟減超過9成,根本無法完成既定業務總額,如果不能拓展本地客戶,那麼他們的工作就是長期、完全陷入停滯狀態,全家老小只能坐吃山空。

B.jpg

圖5 近幾年來港就讀內地學生以及跨境學生的人數變化走勢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在製作圖5的時候,我們無法獲得近兩年跨境學童的實際人數究竟是多少,據之前的數據統計所知,全港中小學跨境學童原本大概有2.7萬多名,近兩年來,這些跨境學童被封關措施耽誤了學業,已經成為事實。疫情之後由內地來港讀書的中小學學生人數均在大幅減少,跨境學童很多處於「半退學」的狀態。一些不願意子女上網課而選擇來港面授的跨境學生家長,因為在香港沒有收入,所以不得不每月承擔高額的租房、生活費用,苦不堪言。上萬個跨境學童的家庭陷入子女教育的焦慮仿徨,可想而知,但是無人能助,這難道不是一種情感的懲罰?

E.jpg

圖6 近幾年來長居內地的香港居民人數變化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香港有許許多多跨境家庭的處境也甚為堪憂。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圖6),2020年長居內地的香港居民人數已超過55萬。對於跨境家庭來說,被迫分離兩地面臨的情感撕裂,才是最難克服的困難。夫妻、戀人、父母與孩子長期無法見面的煎熬為情感關係增添了許多不穩定因素。

G.jpg

圖7 近幾年在港登記的兩地婚姻人數和單程證持有人移入人數趨勢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如圖7所示,我們看到近兩年在香港登記的兩地婚姻人數和單程證持有人移入香港的人數都有非常明顯的滑坡,翻開香港社交媒體,更是可以看到有許多這類人士自嘲的段子:「再不見面,孩子沒見過爸爸就要長大了」、「封關快2年,女朋友終於和我分手了」等等。香港與內地親人之間情感上受到的傷害,其程度無法統計。

f.jpg

圖8 近三年來「通關」在香港社交媒體上的聲量走勢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與內地通關豈止可以活躍香港的經濟,降低香港的失業率,更是兩地情感交流的人性環節。迫切希望通關的港人,絕不只是750萬人中的一個「零頭」,因此,只要有關兩地通關的消息和動作增多,香港社交媒體上關於「通關」的聲量就呈明顯正比增長(圖8)。在長達近兩年中,香港與內地同為一國,卻是咫尺天涯、一河永隔,你在那頭,我在這頭,家庭不能團聚,情緣紛紛斷絕,生意付諸流水,香港的經濟民生、市民的情感情緒均受重創,真乃歷史罕見。這絕對不是香港市民所願!

中評智庫認為,香港與內地通關絕非不可克服的世紀難題。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內地通過隔離方式加強防疫措施無可厚非。但是,香港特區政府一度錯判形勢,低估民意,在與內地通關問題上態度消極怠慢,自行其是,不積極與內地防疫政策對接,製造了自身防疫政策的「天塹」,這是兩地不能通關的主要原因,更是政府無法推卸的責任,香港社會對此必須反思與檢討。現在,中央政府以及廣東省對與香港通關予以了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也能夠坐言起行了,正在積極配合中,出現了兩地有序、有限通關的曙光,對此則須予以高度的肯定。不過,在全世界疫情反反覆復的威脅之下,香港絕對不能成為影響內地防疫的漏洞,因此,兩地全面通關的太陽還不可能馬上升起,需要政府的強力主導以及市民的全面配合,兩地通關的任務艱難,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克難前行。對此香港各界是明瞭的。總之,通過將近兩年的封關,香港應該學習到了教訓也得到了啟發,教訓就是:如果與內地隔絕,香港必然敗落!啟發就是:只有積極融入大灣區,香港才有未來,這是無可抗拒的歷史大趨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