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機場清潔工豈能不當是「本地確診」?
近日,香港有機場清潔工在工作期間確診,感染了Omicron變種病毒,很多傳媒以「本地零確診恐斷纜」為標題,廣大報道了這宗確診個案的來龍去脈。但一如所料,港府專家分析了個案後,以基因排序方式認為患者體內的Omicron變種病毒與現時的「海外輸入個案」非常脗合。因此,該機場員工已被列為「輸入關連個案」,即不當為「本地確診個案」。換句話來說,根據港府的定義,香港仍算是繼續「清零」。
筆者認為,港府這種分類方式過份寬鬆,明顯只是想盡方法力保香港繼續「清零」,但這不僅會影響香港的誠信,亦會使港人以為沒有「本地確診個案」而降低了對變異病毒的戒心:
港府以什麼方法把機場清潔工當為「輸入關連個案」呢?主要還是靠病毒的基因排除。可是,任何科學方法也不能百分百肯定是對的。因此,港府專家的用詞也是以「非常脗合」、「高度相似」及「相信」等方式來作為結論。換句話來說,我們除了可以肯定患者確診變種病毒之外,其他的都是一種科學的估算,並非百分百可靠,我們又豈能不斷以這種估計的方式把明明是「本地確診個案」當為是「輸入關連個案」呢?
此外,早前港府專家亦曾以患者病毒量偏低來推搪是「復陽個案」。但想深一層,無論是「復陽個案」或「輸入關連個案」,只要患者曾走入市區,都已有很大機會把病毒傳入市區了。難道專家可以肯定「復陽個案」及「輸入關連個案」不會傳染病毒嗎?患者沒有在海外感染病毒,亦明明已走入市區,我們憑甚麼說這些不算是「本地確診個案」?
以剛剛確診的機場清潔員工為例,他於機場感染變種病毒後,在潛伏期間曾到訪多間香港市區內的食肆,當中大部份在屯門。此外,他亦曾到訪油麻地的食肆及果欄等等。簡單來說,他在香港染病,並在潛伏期間走入香港社區多日,明明就是「本地確診個案」。而且,以港府現時的病毒追蹤能力來說,根本無法把所有潛在的患者及密切接觸者找出來。
疫情爆發後的兩年,近日港府終於要求所有到堂食的食客以「安心出行」作為記錄。但由於「安心出行」沒有上載用家的紀錄,我們只能單方面向用家作出警告,並要求他們盡快做檢測,但卻不能真正地實施「強制檢測」。由於香港的手機沒有實名登記,用家有很多方法避過「強制檢測」。
現時公共場所,例如是街市及果欄的「掃碼」亦做得非常馬虎。眾所周知,街市及果欄等有多個出入口,亦不會有執法人員在每一個出口要求顧客「掃碼」。一切「掃碼」的要求亦只是建基於場所負責人及顧客的自律。
除了患者所居住的大廈算是實施了比較有意義的「強制檢測」之外,其他患者曾到訪的地區之所謂「強制檢測」,最多亦只能把那些店舖的員工請去檢測,食客會否去檢測呢?食客就算已「掃馬」,但仍有太多方法規避責任。換句話來說,港府根本無法掌握病毒傳播路徑,亦沒有能力真正的把病毒與社區分隔開。
就算是患者居住的大廈,港府亦只是草草圍封了一天便解封。所有住客被證為「陰性」後皆可如常外出。但變種病毒潛伏期可高達28天,這圍封僅一天的做法亦如賭博一樣。
港府想盡方法把「本地確診個案」當為「輸入關連個案」,妄稱香港「清零」,根本無助解決疫情。既然「安心出行」沒有上載用戶的個人資料及出行紀錄,港府根本無法真正掌握病毒的傳播軌跡,亦沒有能力把病毒與社區分隔開。在這情況下,只要有患者走入市區,已對香港構成本地爆發的威脅。
港府不斷用盡方法的說香港繼續成功「清零」,只會使市民放下戒心,並增加社區爆發的風險。而且,內地至今亦沒有因為港府宣稱「清零」而答應「通關」。外國早前亦因香港出現Omicron變種病毒的「海外輸入個案」而把香港當為高風險地區。港府以這種方式妄稱香港成功繼續「清零」,又有什麼意義呢?
確診個案的分類要從嚴,才是負責任的表現。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