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單日確診過3萬 香港控疫追不上疫情擴散 港府必須採取果斷措施!
以幾何級數增長的香港疫情,持續嚴峻。2月27日香港確診感染人數實際上超過3萬宗,公立醫院死亡人數新增110宗。 防疫一拖再拖,全民檢測資源不足,又不願意封城禁足一次性控制傳播。 港府不採取防疫緊急措施,香港耗不起了。
第5波疫情迅速殺到,港府既做不到動態清零,實質又變不了共存,既沒有確保清零的資源,又沒有共存的具體應對措施。香港失去了貫通內外,連接東西的優勢,不上不下的港式防疫,讓原來可以短痛變成了長痛,最終是長短痛一起來。令市民的生活、經濟、社會活動都雪上加霜。
有人調侃,香港再過幾日,疫情增長的速度,可能致染疫者超過沒感染的,染疫可以不需要隔離,反而是沒染疫的要隔離,以防被染上。沒染疫隔離也不奇怪,那就是內地施行的封城、禁足。一、二周就可解封。
香港衛生署27日稍早公布新增26,026宗確診,再創下單日新高,晚上又公布最新累計確診數字,第5 波總體染疫確診人數升至171,314宗,較當日下午公布的數字又再增6,333 宗。也就是說,至27日晚間過去的24小時,當天的實際確診人數,增加至 32,359宗。是首次單日確診突破3萬大關。
新增的單日確診數字較上一日的1.7萬宗,幾乎翻了將近一倍。第5波疫情首日開始於去年的12月31日,香港首現社區感染Omicron起計,短短兩個月已有近20萬個案,是首4波總確診宗數的10多倍。
遍布香港各地的病毒,隱藏暗處,社區有太多傳播鏈,情況令人憂慮。原來重症甚至死亡個案,大多是沒打針的老年人。27日死亡名單中出現了一位打了3針的另性患者,67歲,有晚期腎衰竭,成為香港首名打3針後死亡的新冠病人。
其實,公開的數據,只是政府已經確認,市民自測後自願上報的數量,香港真實的感染數據很可能遠不至此。有無癥狀的、有自測病症輕微就不上報的,也有三五日就恢復正常後不願公開的。這都不在公布的近20萬確診個案中。
香港大學醫學院一直追蹤醫學模型。2月21日,新的新冠病毒香港第5波仿真模型預測結果,2月28日,每日新增感染人數,實際上應該為14.7萬, 香港的累計感染者高達110.6萬。未來一周後的3月7日,每日新增感染將達到18.1萬人,累計感染者達到233.5萬人
令人擔心的是,仿真醫學模型預測的死亡人數,和目前已經出現的情況相差甚遠。港大預測,2月28日日增死亡人數是14人,累計死亡數是73宗。但實際上,27日,在公立醫院新增死亡人數是110人,累計死亡數增至717人。相差將近十倍。看港大的模型能鬆口氣,但現實卻很可怕。研究顯然遠遠低估了真實世界的慘酷。
研究還是太過書生氣,真實世界才讓人醒悟。港大模型,已經不只是參考,要令香港防疫警醒了。
港府防疫沒有全民動員,還處在向內地,向中央政府的等、靠、要的防疫模式。醫務檢測人員不夠,向中央伸手;連香港的的上水屠房及荃灣屠房因有工作人員確診,人手不夠要停運,都要伸手向內地要屠宰人員來幫忙;這波疫情涉及安老院舍和殘疾院舍染疫量多,護理工人不夠,也要向內地伸手,要引進護理工人。什麼都想着伸手,就不自己想想辦法?
疫情如此嚴重,讓內地人來香港幫手,醫護沒辦法,涉救死扶傷。其它行業,讓人冒着危險前來幫忙,這好意思開口嗎?香港完全可以自己想辦法。新豬肉吃不上,可以吃冷凍的,抗疫得當,忍一個月也就過去了;香港不是有大量失業者,護理工作可以招請失業者幫手,政府給予補貼,補貼到位不怕沒人做。
遇到太多事情,政府都是手一攤:做不到。很多時候是沒想辦做。比如,內地有志願者,協助小區、政府防疫,但香港卻說,"香港沒有,做不到!"歸根結底,是港府缺少組織動員能力,也不想去嘗試。
所以,這二個月的第5波,看到的只是等、拖。政府下決心要做全民強檢,但不知道是哪一天開始,如何部署;政府讓市民確診後,盡量在家中自行隔離,但如何醫療,吃什麼葯,沒有整套讓市民可以家中自治的措施;讓市民作自我檢測,但政府也不為市民作檢測套裝安排。類似這樣的情況,實在太多。疫情就是照妖鏡,平時說的再好,戰時做不到、做不好,老百姓都看到、記住。
香港防疫,顯現的政府無能、無力,可能是整體結構性的問題。當務之急,一是要控制更大範圍的傳播,二是減低死亡。除了這個頭等大事,其它都可以放一放。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