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從文明的衝突看香港與俄羅斯的困境

2022-03-22
會稽山
學研社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3-22 at 15.37.50.jpeg

最近港人最關心的議題,除了自身的疫情,大概就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了,但很多人至今無法理解,這場看似不可能發生的戰爭到底為何會發生。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在上世紀90年代初所著的《文明的衝突》一經發表,就引起了舉世關注,當時正值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因此他的這種觀點一開始並不被廣泛接受。但隨後的20多年,這個世界並沒有變得更太平,局部的戰爭反而愈加頻繁,而且還出現了恐怖襲擊這一過去不常見的衝突模式。因此,「文明的衝突」這一概念就愈來愈受到重視,並用以解釋當下的世界局勢,不但俄烏戰爭可以套用,筆者認為,同樣可解釋香港的困局。

就俄烏戰爭的論述坊間已經太多,筆者自問沒有獨到的見解就不再贅述了,但對於明明是歐洲一部分的俄羅斯,為何始終無法融入歐美這個問題比較感興趣。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羅斯不東不西的文化基因,亨廷頓便將俄羅斯列為東正教文明,令以歐美為主的西方文明一直排斥俄羅斯,無法接納其成為一家人。但自認為是歐洲一部分的俄羅斯,顯然又無法就此投向東方的懷抱,而東方估計也同樣不會接納有着白種人外表的俄羅斯。經歷過這次戰爭後,估計俄羅斯未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要被孤立了。

與香港相似,俄羅斯不東不西的文化基因同樣起源於長期被外族所統治,俄羅斯被蒙古統治了幾百年,不但體內具備了蒙古的基因,而且在思想和文化上也有不少蒙古的影子,所以對蒙古心有餘悸的西方將俄羅斯人稱爲「白色蒙古人」。而歐洲則不同,雖然有大量不同的種族但屬於同一文化圈,這就是為甚麼歷史上歐洲國家之間打得不可開交,歐美之間也不乏戰爭,但大家最後依然能和好如初,整個歐美至少表面上如同一家人一樣,往往被看做一個整體,但唯獨不肯容納俄羅斯,就是因為覺得其不是同路人,儘管在歷史上俄羅斯並沒有對歐洲造成多大的傷害,反而一直是被入侵的對象。大家不妨再看看歐洲是如何對待難民的,對於烏克蘭難民是張開雙臂歡迎,對於前幾年的敘利亞等中東北非國家的難民卻是避之則吉,就是因為烏克蘭是自己人而中東北非則不是啊!

俄羅斯的遭遇令筆者不禁想到,香港的文化基因同樣不東不西,其實從理論上講,香港也是一種獨特的文明,例如與國內外都不一樣的抗疫思路就將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由於香港體量太小所以不被重視。過去中外關係融洽時,香港這種東西交融的特性有利於做中間人左右逢源,但是當這個世界已經陷入「文明的衝突」時,當大家都在玩站隊遊戲時,當大家都需要背靠一個圈子尋求安全感時,香港這種特性就難免會顯得裏外不是人。

國內已經有愈來愈多人對於香港所表現出來的西方基因非常不滿,認為香港吃裏扒外甘做西方鷹犬對付國家,近期尤其反感,認為是香港導致了國內疫情的爆發。但西方又不可能無視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這一事實,對香港徹底接納。如果國內和西方都不將香港視為同路人,大家都不帶你玩,那香港的下場可能比俄羅斯還慘,畢竟俄羅斯作為主權國家又是一個巨無霸,還可以關上門自己玩內循環,但香港不做中外的中間人還能做甚麼?

徹底投向西方是絕無可能的,所以香港的選擇其實不多,只能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中國的內循環。但一直以來,無論國內人來香港,還是香港人去國內,總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甚至矛盾重重,過去粵港融合為何也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雙方不是同路人、文化差異巨大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儘管中央一再強調香港是一家人,但地方政府未必都這麼認為,企業和個人就更加難以左右。所以,如果香港想要成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內循環,就不得不重塑自身,去掉一些西方的基因,這時候體量小反而更有優勢,因為更容易重塑,至於怎麼重塑,受篇幅所限留待日後再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合體」,內地形成8天的「超級黃金周」。高漲的旅遊需求集中釋放,國內旅遊及消費呈現大爆發。實際上,旅者選擇旅遊的聖地無非從衣、食、住、行這四方面考慮,而香港又佔據地理位置、語言等優勢。隨着港府最近也推出「夜經濟」的各項措施來刺激消費,相信這個佳節肯定能帶動經濟、零售業、旅遊業的發展。

    邱帆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