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復課須慎重考慮清楚
港府打算最快於4月19日便讓幼稚園、小學及國際學校全面復課。恢復全日制面授課堂有兩個條件。其一、所有直接僱用的教職員必須完成第二劑疫苗接種。其二、打齊兩針的學生佔全校90%或以上。
筆者認為,港府應該重新考慮清楚及謹慎處理復課的安排,否則冒然推行,或會使疫情大幅反彈,並影響到所有家長及學童。
首先,我們應該再次認清楚接種疫苗的常識。「新冠肺炎」與一般流感或傳染病不同,暫時全世界還未發明可以有效杜絕傳播的疫苗。已接種疫苗的人仍會受到感染,只是重症和死亡率大幅減低而已。我們只要求師生接種疫苗,只增加了他們的存活率,但並不能有效阻止他們把病毒散播開去。更重要的是,「新冠肺炎」的康復者在一段短時間過後,依然會有機會再次感染,且機率不少,從來皆沒有「群體感染」這回事!
接種兩劑疫苗是否足夠呢?目前,幼稚園及小學學童的接種率仍不足60%,就算等到4月19日後,接種率大幅攀升至90%,這短短僅十多天日子裡完成兩針的學童,其體內仍未必有足夠的抗體。就算接種兩針是一個有效指標,教育局仍應該至少多等半個月,好讓剛完成接種的學童體內的抗體增加至充足之水平。此外,早有研究顯示,現時僅接種兩針的保護率只有40%多,其體內抗體根本不足以抵禦Delta及Omicron變種病毒。因此,很多國家已開始了第三至第四針的接種。如果我們以學童的健康及安全為首要考慮,我們便應該研究清楚學童接種三針的可行性,才進行全面復課之安排。
教育局考慮復課的標準,不應該只看師生的疫苗接種率,還應該參考社區確診個案的多寡!現時,香港社區單日確診個案尚有3,138宗,再加上不少作自行快速檢測的市民都不會呈報,本港疫情仍然十分嚴峻。如果急於迫使全港學童復課,將大幅增加人流及助長社區感染的風險。
筆者有多名移居外國的好朋友,根據他們之經驗所得,大部份華人在疫情期間皆規行矩步,縱然疫情大爆發仍能「力保不失」。但等到學校全面復課後,有孩子的家庭都會全面「失守」。
幼稚園及小學學童仍在成長及學習階段,自理能力及防疫意識一般都會不足,當他們重返校園後,便很容易會與其他同學發生「交叉感染」,最終使校園內所有師生的家庭皆「中招」。
筆者建議,教育局在制定復課標準時,也要考慮到全港的單日確診人數。此外,既然現在只有60%的學童完成兩劑接種,我們亦不妨多等幾周,讓剛完成接種的學童體內有足夠的抗體。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的威脅,我們更應該積極考慮接種第三針才復課的可行性。
我們也應該盡可能避免學童在校園裡「交叉感染」之情況。就算有關當局堅持復課,也可以先恢復半日「面授」,學童便不用在校內吃午飯。此外,就算恢復「面授」,也應該取消部份不必要的課堂 (例如是美術勞作、體育及音樂等等) 及暫停一切課外活動。還有,我們也可以先恢復每周三天的「面授」,另外的兩天改為「網課」;逐步放寬,再審時度勢,才是王道。
第五波疫情裡已有多名幼童無辜地犧牲了。此外,很多港人家庭皆老幼共聚,就算孩童完成兩劑接種,仍有機會把病毒帶給年邁的祖父母。
關於復課的安排,還望有關當局三思。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