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永啠:「相對貧窮線」如瞎子摸象 開新篇要精準扶貧助基層
新一屆政府兩個多月後上任,市民寄望甚殷,尤其在民生方面,不少人也希望政府解決一些長期以來的深層次矛盾,貧窮問題就是其中一個痛點。扶助弱勢基層理所當然,但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弄清社會實況、找出受助對象。需知道在香港,即使政府及社會各界如何積極扶貧,也不可能出現完全滅貧的一天,原因是香港以「相對貧窮」概念、用入息中位數50%定出貧窮線,永遠也有人相對地活在貧窮線以下。在這定義下,這些「窮人」可能有公屋住三餐溫飽甚至坐擁百萬元積蓄,要由此找出最需要受助群體,猶如瞎子摸象,根本難以聚焦解難。
根據《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本港在政府各項福利政策(包括公屋、綜援等)介入前的貧窮率為23.6%,引伸出來的口號式標題就是「四個港人一個窮」。如果真的是「貧窮限制想像」,這就是說多達165萬港人沒有甚麼空間去想像溫飽以外的事嗎?答案顯然不是。事實上有「四個港人一個窮」這說法,全因這條貧窮線某程度上存在誤導,亦未能充份反映香港貧窮實況。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13年前的文件早已明確指出,香港只以入息為基礎的貧窮線,對於制定扶貧政策未必有幫助。因為根據有關定義,社會上總會有一部分人因入息「相對」較低而被視為「貧窮人士」,不論他們是否擁有資產/儲蓄,或生活是否有真正的困難,即使社會經濟狀況改善,這種「相對」貧窮仍然會存在。因此,綜觀過去的數據變化,在香港這條貧窮線下,政府政策介入前的貧窮率只在19.6%至23.6%之間四個百分點上落。
同時,香港貧窮情況報告也列明,所謂政府政策介入前的數據,完全是「純理論假設」的情況。要看清楚貧窮問題,應看政府政策介入後的數字,在包括恒常現金項目如綜援、非恒常現金項目如職津,以及非現金福利項目如學費減免及公屋等政府政策介入後,本港貧窮人口實為55.4萬,貧窮率則為7.9%。值得留意,當中公屋一項,就已令約10萬個住戶(約26.6萬人)反彈回貧窮線之上,這比起綜援等恒常現金津貼效果更加顯著。所以未來新特首應以政策介入後的數字及比率去研究扶貧措施,例如再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加速公屋流轉量,令更多人可上樓「脫貧」。
無論如何,要對症下藥,先要處理貧窮線這個設定準則。世界上與香港一樣採用「相對貧窮」概念界定貧窮的包括歐洲委員會,但該委員會亦承認,這指標僅僅是用來衡量貧窮風險的一個參考方法,必須小心詮釋以這個標準所計算出的數據,以免誤解或誇大貧窮情況。
除「相對貧窮」概念外,另一種界定貧窮的概念是「絕對貧窮」,即那些沒有足夠資源維持個人或家庭所必不可少的物品和服務的人士,才被視為「窮人」,世界銀行及內地就以此作指標。世銀的絕對貧窮標準是每天1.9美元(約28.2港元),全球有逾6億人跌入這條貧窮線之下;內地政府2020年的標準是每年人均收入4,000元人民幣,在「精準扶貧」的政策下,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宣布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任務。
本港2013年首次公布官方貧窮線,以2012年入息中位數50%計算,三人家庭的話,月入11,500元以下被視為貧窮。如繼續以「相對貧窮」概念界定貧窮,只會落入數字窄幅上落的循環中,頻頻出現「四個有一個窮、五個有一個窮」之類的標題,永遠沒法訂立一個明確目標,無助政府做扶貧實事。
未來要真正幫助基層脫貧,特區政府可參考內地,用不同貧窮概念去找出社會最首要支援的群組,善用資源精準地幫助他們,例如設立「關愛基金援助赤貧項目」,更集中照顧「三無人士」,令這個群組的家庭早日走出劏房、孩子們有更多資源去學習,藉教育去擺脫跨代貧窮,這才是長遠而真正的扶貧滅貧方向及策略。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