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昨日上海今日北京?
上周末,北京疫情突然升溫,我所在的朝陽區成了重點防範區,前天啟動全員核酸檢測。
身在上海的朋友們看到消息後,紛紛發短訊提醒我儘早存糧囤貨,以備不時之需。一名朋友發來囤糧攻略:多買些耐放的豆子,黃豆可以磨豆漿,綠豆能用來發豆芽;冷凍櫃多留點空間給牛肉、海鮮,這類食物很難團購。冰箱如果不夠大,趕緊上網買一個小冰櫃,有備無患。
另一名朋友也分享經驗:別囤大白菜、馬鈴薯和蘿白,社區發的蔬菜禮包,最不缺的就是這些蔬菜;水果要買不易爛的,雞蛋的用處最大;如果平時沒時間做飯,就多存點方便麵、自嗨鍋(有發熱包能加熱烹煮的速食品)和速凍食品。
還有朋友說,不要期望能在封控前囤足所有物資,必要時得以物換物。根據上海的經驗,可樂、雞蛋、蔥姜蒜是「硬通貨」,幾乎甚麼東西都能換到。
一名新加坡朋友還建議,要積極拓展社交圈,加入小區的各大業主群,和市場的商販加上微信,封控時才會有「lobang(門路)」,畢竟封控多久誰都說不好,囤再多物資都會「蛋盡糧絕」,到時候這些聯繫人就會成救星。
「過來人」的叮囑,加上網上流傳的各種搶購消息,頓時讓我緊張起來,雖然覺得北京封城實在難以想像,但有了上海的前車之鑒,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還是決定行動起來。
冠病大流行後,一有風吹草動,就進入瘋狂的囤貨模式,這樣的場景在中國各地無數次上演。儘管北京市官方不斷強調已加大物資保供力度、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地方官媒也不斷提醒市民理性購物,「買買買」的氣氛這幾天仍然籠罩京城。
前天一大早,朝陽區的許多超市外排起長長的人龍,貨架被掃蕩一空,走出超市的人提着大包小包。登陸生鮮網購平台,系統不是提示「售罄」,就是提示「運力不足」。網上有段子調侃,「上海人民在封控中等物資,北京人民在物資中等封控」;「氣氛烘托到這裡,好像不封都不行了」。
北京過去兩年也發生過多次局部疫情,包括2020年中的新發地市場疫情。4月22日爆發的本輪疫情中,目前累計感染92人,這與北京2000多萬的人口基數相比並不算多,但這輪疫情引發的焦慮感前所未有。這背後是對「昨日上海,今日北京」的擔憂,人們囤的不僅是物資,更是因為看到上海掙扎後,愈來愈缺失的安全感。
上海和北京有許多不同之處,一個是魔都,一個是帝都;一個是中國經濟樞紐,一個是全國政治中心;一個是對外開放的窗口,一個是天子腳下的皇城根,但兩座城市都是標杆,上海的種種困境,很難不讓身處北京的人有深深的代入感。
上海疫情失控後,官方多次強調不封城,對網傳的消息也頻頻闢謠,但城市還是進入等同於封城的「全域靜態管理」,搶菜難、吃飯難、看病難等問題過去一個月屢屢把上海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也讓質疑防疫政策的聲音高漲。封城防控對經濟運行和民眾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的同時,上海發生的各種慌亂、失控甚至悲劇,也讓焦慮感向其他城市蔓延,給更多人造成不安,衝擊人們對政府的信任,打擊社會對防疫措施的信心。
如果上海無法控制Omicron,北京是否也會步上海後塵?上海封城後的荒腔走板,會不會在北京重演?一旦北京採取嚴格封控,政府是否具備動員和執行能力,保障基本的物資供應和醫療服務?如果中國最重要的兩座城市相繼淪陷,是否等於正式宣告防疫失敗?個人要承受多大的犧牲,國家會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北京封城雖然看起來遙不可及,但每個忙着囤貨的人,相信腦海都多少浮現過這樣的問題。
中國仍然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措施,這背後有其現實的考量。中國很大、也很複雜,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各地醫療條件的不均衡,讓它難以在短時間內突破慣性、調整之前被證明過成功的防疫措施;堅持這條道路,也摻入了政治的因素。不過,無論選哪條道路,要走下去,必須統一思想、統一步伐,不可缺失的是民眾對政府和制度的高度信任。
面對來勢洶洶的Omicron,北京正設法通過密集篩檢與追溯傳播鏈上的感染者。這輪疫情牽動政治和經濟大局,北京能否避免破防和重蹈上海的覆轍,將決定人們在上海疫情中失去的信心能否被挽回,也會對中國下來的防疫道路產生深遠的影響。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