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顯:滙豐控股可能冒上吃核彈的風險
據報道,先是有獨立第三者向「中國平安集團」(2318)建議,把其持有8%的「滙豐控股」(5)的亞太區業務分拆,在香港獨立上市。
由於前者的立場是「凡是有投資者提出對於滙豐的經營管理有幫助、對長期價值增長有幫助的改革,我們都是支持的。」因此便向滙豐董事會提交了分拆計劃。然而,後者的董事長杜嘉祺(Mark Tucker)在上周五的年度股東大會中,表示對公司的戰略和業績感到滿意,並回絕了公司分拆的呼聲。
我不明白為何醜聞不斷、利潤減退、兩度停止派息、前景不明的公司,為何董事局居然「感到滿意」,也想不明它有任何合理理由去拒絕從哪一方面看都對公司和股東有利的分拆計劃。然而,本文的主題並非針對以上,而在於「滙豐控股」的註冊地點:英國的政治風險。
自從1991年,蘇聯瓦解後,經濟取代政治,成為了國際社會的主軸,克林頓正是以一句「現在講的是經濟,笨蛋!」因而在總統選戰中,擊敗了戰勝了海灣戰爭立下戰功的老布殊。
可是,從2016年,特朗普上任,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開始,政治漸漸回到主導國際形勢的主要地位,這在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政治凌駕經濟」已成定調。
美國當然是其中一方的領袖,而在它領導的「五眼聯盟」中,加拿大和新西蘭只是輔助,在歐洲戰場主打,是英國,在印太戰場主打的,是澳洲。
作為前鋒,英國對俄羅斯的叫板最凶。因此,被外界稱作「普京傳聲筒」的俄國官媒名嘴、主持人Vladimir Solovyov在4月27日在節目中公開呼籲普京使用核彈來夷平英國。
客觀地看,德國、法國和俄羅斯向有眉來眼去,波蘭地理太接近,烏克蘭太弱,美國則又太強,在全球所有國家最有可能被核平的,就是牙斬斬的英國,皆因吃定它的報復能力不強。當然,這在可見將來,暫不會發生,可是,誰料到3、5年後的事?
亞洲並非沒有政治風險,這是投資亞洲所必須面對的。但很明顯,投資「滙豐控股」還要冒上吃核彈的風險,未免太可怕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