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超哥 港人期盼內外皆通
社會樂見李家超成功當選行政長官。在當選後的答謝致辭裏李家超坦言,雖然通關面臨挑戰巨大,但是他會積極與內地磋商。他在4月30日回答七間電子傳媒的提問時曾說,「如果成功當選,第一時間優先處理與內地通關的問題,商討通關條件,然後會移除任何通關障礙」。當問及「是否一日不通內地關,國際就不可通」時,他說「兩者無必然矛盾」。
「兩者無必然矛盾」,我的理解就是可行。但是哪個先行呢?有媒體深入坊間調查,問市民最想先通內地關還是國際關。答問者有的說內地有的說國際。一位女士說,兩三年不回內地,做夢都想見到親人,有男士說巴不得明天就衝向世界,比較疫情之前一兩個月坐飛機旅行一次,兩年多沒有憋成抑鬱症,已經算幸運。
遺憾沒有人問我。若問我,我一定說,緊迫性不分內外,復通內地關和國際關都重要,內地與國際全面通關,是目前港人面臨的迫切需要,難道你敢說哪邊重要哪邊不重要?
孤島似的香港,與外界的交往已經到了非開放不可的程度。全面開放是務實的,新冠病毒肆虐兩年多,經驗告訴全人類,高傳播性的病毒很難百分之百地預防和控制。在全面提高疫苗接種率的基礎上,世界上多數國家已經選擇能通就通,哪裡能通通哪裡。
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已經全面開放,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歐洲人、美洲人、非洲人,他們不再談毒色變。不是「躺平」,是務實加科學地與之共存。美國和歐洲已經差不多恢復到疫情以前的狀態。密西根大學三年來,第一次舉辦常規的畢業典禮,把容納十萬人的棒球場當會場,上一屆線上畢業的不少師兄師姐也趕回母校補辦實體畢業儀式。人山人海的,幾萬人聚在一起,怎麼也看不出疫情大流行的樣子,不是不在乎,是Omicron的致命性確實不再大得不得了。
長期受限於入境熔斷機制,香港已經面臨與國際國內脫節。金融界、科創界等行業,外國僱員難以返港,一些跨國企業也不能派員進駐,各行各業叫苦連天。廠商會會長史立德說,急需海外人才,急需放寬限制。港人都在盼望及時鬆綁限制措施,唯恐競爭力削弱,生怕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保。
5月1日起,香港因放寬了限制令和鬆綁了航班熔斷等機制,市民可以到泳池游泳,到酒吧喝酒,在公園活動不戴口罩了,連大型活動「太平清醮」都恢復了,許多非香港居民也紛紛入境。氛圍一下子熱鬧起來。事實證明,在經歷了復活節和勞動節各種聚會的洗禮之後,香港的感染數不增反降,昨天降到兩百多。這次疫情來得快也去得快,加上積極地快刀斬亂麻,香港恢復了正常,社會進程敲響了重啟鍵!
雖然隔離時間尚需7天,尚不能對遊客產生多大的吸引力,但是迫不及待的商務客將隨之來港,若依然堅持隔離14天,人家怎麼有胃口做生意?快節奏時代的14天,光是想一想都怕。現在減半了,人的心裡感覺不是好轉一半而是大半,而且限制措施還在不斷放寬,據說正在考慮讓打足針回港的,可以帶著手環居家觀察。
病毒變種了,Omicron已經不像兩年前爆疫初期那樣致命。有國際專家預言,Omicron的出現可能寓意新冠病毒的終結。港大醫學教授孔繁毅和其他專家都說,香港已經達成四百多萬人感染,佔總人口的一大半,加上全面接種疫苗和使用口服藥,群體免疫的比例是相當高的。近來香港的情況應驗了專家們的預言,疫情已經基本受控。
香港正在加速恢復與外界接軌。四月30日,我家外子去一趟美國,看見機場的航班動態屏上,當日的航班數字寥寥無幾。結果第二天開始,即5月1日,就逐日大大地增加上去。如果返港只隔離7天的策略早出台,我也會一道出境。14天,望而生畏!
之前,孔教授建議的隔離減至7天,政府採納了。這兩天他又建議取消航空公司的熔斷機制,以及改港人的7天酒店隔離為居家監測。他是不是與政府達成了默契?我們真希望是!形勢陡轉,迫不及待地為開放創造條件,越來越多的國門已經打開,或者正在打開。
疫情下的社會狀態,一半像睡著了一半像還醒著,很多要辦的事情一次次地被「熬過這一關再說」而搪塞。不通關的日子,在網上怎麼樣下功夫都顯得不踏實。現在熬過來了,能四通八達,怎麼樣都值,只要把生意做起來,方方面的經濟問題都不是大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如若暫時不能與內地通關,先通國際也行,實際上根據目前的形勢,先通國際似乎更容易操作。
超哥,港人期盼內外皆通。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