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撤辣招會妨礙利民置業的政策嗎?

2022-09-19
施永青
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
 
AAA

 shutterstock_1829965133.jpg

昨日建議,政府宜及早推出穩定樓市的逆周期政策,以免樓價持續下跌,對經濟造成負面的連鎖反應,甚至導致通縮。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就可能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挽回。屆時要付出的代價就會很大。

不過,社會上亦有聲音認為︰這麼快就出手去扶持樓市,對廣大市民置業安居不利,為何不乘機讓樓價下跌,讓市民可以更容易自置居所?現在撤銷辣招印花費,只會對投資者與投機者有利,對社會沒有甚麼好處。

這種說法表面上很有道理,但實行起來卻會衍生出很多沒法解決的問題。現實是企圖壓低私人市場的樓價去助市民置業是一條行不通的路。如果行得通,我們就不用把七成的新增住宅用地都拿來興建公營房屋(公屋及居屋)了。

香港私人市場的樓價,早已與廣大市民的購買力脫節。私人市場的樓價如果只是回落一成兩成,廣大市民一樣買不起;起碼要回落四成五成,才能惠及普通小市民。然而這將對香港的經濟造成嚴重的打擊,小市民可能得不償失,97後的亞洲金融風暴,是一次很深刻的教訓。

香港有約一半的家庭已置有私人物業。如果樓價回落四至五成,就代表有一半香港家庭的財富都會被大量蒸發。其中有些甚至會變成負資產。香港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市民就不敢隨便消費,社會亦沒有能力作更多的投資,經濟就會缺乏動力。屆時,可能又要出動「孫九招」救市。

由此可見,靠壓低私人市場的樓價去利民置業並不是一條行得通的路。

現時香港的樓市已進入下行軌道,資金將從房地產市場流走而非流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買樓作自主的用家,亦不會隨便入市,以免帶來資產值方面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市場極需要外來資金與投機資金的補充,令市場的調整可以有秩序地進行,不致於造成恐慌。

在內地房企未出現大規模債務違約前,內地的房屋政策莫不是限制投資與打擊炒賣的;但現時已180度大轉變,變成要求銀行提供足夠的資金給房企作新的開發,還降低貸款利率去協助置業者入市。

我並不認為香港也需要用這樣積極的政策去催谷地產投資,但現時更不是以超高印花費去阻撓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的適當時候。超高的印花費只宜在市場過度熾熱的時候用來作冷卻劑,在市場冷靜的時候已不合時宜。政府應把握機會予以撤銷。

政府若是真的有心助市民安居樂業的話,應集中力量去興建更多的公營房屋,而不是借增加交易成本去壓抑置業需求。辣招只能用來治標,以免樓價升得太急,對政府施政造成壓力;但對市民置業安居起不了實質的作用。撤銷辣招,有助於推動政府做實事,不再依賴虛有其表的招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AM73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