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敦敬:外圍因素才是市場關鍵
上星期文章我分享了美國貨幣供應量M2其實在近半年也沒有明顯增加,得到了很大的迴響,大家都驚覺原來資金並沒有因強美元及加息而大量進入美國,這與過去的「剪羊毛」週期會出現很大的分別,將會影響到未來市場的變化。
一些人都說筆者是大好友,但香港樓市在「0+3」及減壓測下已有所改善,我想先分享外圍因素的大風浪,我認為只有面對了風險我們才能掌握到機會。事實上,香港樓市結構仍然很強勁,樓市只是受外圍因素及香港內部的悲情所影響而已。
美國無限量化始終要還,引起了滔天巨浪的高通脹,加上「俄烏戰爭」,以及西方各國的PMI(採購經理指數)都反映他們正面對經濟衰退,這是一個結構清楚的滯脹!西方各國仍然是牛熊市結構,所以我一早已說未來結構上始終要面對熊市,而強美元的副作用十分強勁,其中大家可以明白到是會摧毀了貨物出口,那強美元是否等於美國可以平價買到所有產品?只是,生產鏈及原材料很多都不在美國,高通脹就算輸出,最後都會回歸美國,這情況會不斷惡性循環,西方國家將會面對一場數十年來最大的經濟考驗,香港亦一定受到衝擊!
我認為香港的救市措施不單只是「0+3」及減壓測,我們還有很多方案,我覺得未來會陸續推出,但是不等於是一件絕對的好事,因為救市其實是代表市場遇上危險才需要救!
今時不同往日,5年前香港在某個角度來說仍然是西方經濟的一部分,但現在我們已經是中國經濟的橋頭堡,西方的經濟炮彈一定不會放過我們!
那香港是否「死硬」?也不一定!我仍感樂觀的!美國既然爆破,美國資金去了那?我認為會去一個最安全,起碼不會被無故制裁及封鎖的地方,選擇已不多,最安全的金融中心仍然是香港!我一直認為西方泡沫爆破,西方資金會湧來香港,過去幾年,無論中國內地或者香港也好,我們都是不斷去除市場包括樓市或者股的泡沫,在未來應該會較難大幅下跌,而這段時間只要我們不斷推出不同的救市方案,我們有機會在初段混亂之後拾級而上,不斷接收到西方的優勢,這個正正是本來大局所趨的西去東來!當然,這些都是我的評估,這是政治範疇,市場人士只能說出看法,是否真的會發生,大家應該看數據的不斷反映。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