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上海再刮「地攤經濟」風?
某天深夜步行回家,在熟悉的街角看到一幅陌生的場景:路燈光柱下排起一列長長的隊伍,隊伍的起點是輛小推車。麵條、香腸、肉片、豆芽和塑料飯盒在推車上一字擺開,推車一端的簡易灶台上,汗流浹背的胖師傅正顛着鍋鏟上下翻飛。
這個一人操持的小炒麵攤是如此簡陋,又如此誘人。大火出鍋的炒麵香氣撲鼻,要不是排隊等候的夜貓子太多,我也想買上一份帶回家當宵夜。
在車水馬龍的市中心,路邊攤只會在夜深人靜時悄悄出現。但再過兩個月,它們可能會成為上海街頭新的風景線。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上周修訂通過《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對於過去全面禁止的「設攤經營、佔道經營」等做法,新版《條例》規定,除了主要道路、景觀區域和商業集中區域等重點區域外,區政府和鄉鎮政府可以劃定特定公共區域,用於設攤經營、銷售自產農副產品等經營活動。
新規將於今年12月1日開始實行。消息出爐後,「上海不再全面禁止路邊攤」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首位,但反響莫衷一是。有人認為,路邊攤讓城市更有煙火氣,新規反映出上海城市治理觀念的轉變。也有人悲觀預測,這只是緩解就業壓力的權宜之計,「經濟寒冬時,他們需要這股煙火氣;經濟繁榮時,就嫌你破壞市容。」
2020年冠病疫情暴發初期,中國就曾興起過「地攤經濟」浪潮。四川省會成都當年3月率先為流動攤販鬆綁,由此帶動了10萬個就業崗位。
這一做法在當年「兩會」(全國人大和政協年會)期間獲得中國總理李克強肯定,包括首都北京在內的多個省市隨後相繼放寬對流動攤販管理。中央文明辦也下發通知,不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但沒過多久,央視和《北京日報》等官媒就開始為「地攤經濟」降溫,指一旦盲目跟風,「地攤經濟」就會蠶食來之不易的城市治理成果。北京當局隨後開始嚴查佔道擺攤行為,中央文明辦文件也作廢刪除。隨着中國經濟走出第一波疫情的陰影,熱了沒多久的「地攤經濟」也漸漸銷聲匿跡。
「地攤經濟」並未在兩年前的上海形成氣候,反倒是在今年上海封城前後展現生機。3月封城前夕家家戶戶趕着囤菜,一時間出現不少沿街叫賣的蔬果攤販。6月解封初期,許多店鋪還不允許開門迎客,理髮師在路旁就地為顧客剃頭,還未開放堂食的餐館也紛紛把桌椅搬到戶外,做起「外擺」生意。
和固定店面相比,擺地攤門檻低、回本快。對於受疫情衝擊嚴重的中低收入人群而言,放寬對流動攤販的管理,為他們新增了一條維持基本生計的門路,也有助於緩解短期就業壓力。然而,要靠這種邊緣性城市經濟活動拉動這個2500萬人口大都市的內需,扭轉消費疲軟的勢頭,顯然不切實際。「地攤經濟」在增值空間和科技含量上都難有提升空間,更不可能作為上海經濟突圍的長遠之計和核心動力。
如果說上半年的「地攤經濟」是被民間積壓的消費需求觸發,如今官方主動放寬路邊攤管控,更像是為經濟形勢所迫的無奈之舉,凸顯出政策發力的捉襟見肘。
上海市星期三(9月28日)公布新一輪穩增長措施,針對文化、旅遊、會展、航空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進行幫扶紓困。具體措施包括補貼電影票價、為劇場發放一次性停業補貼和限流補貼、對今年克服疫情影響在滬舉辦的對外經濟展會給予場租費用補貼等。
在促進消費和投資方面,官方也將為購買家電和汽車等大宗商品的消費者給予補貼、為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利息補助,並繼續吸引外資企業落戶上海。
然而,一時津貼抵不過劇場和電影院長期停業帶來的損失;因為疫情防控而臨時取消的大小展會,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連場租返還都領不到。大環境不景氣,民眾消費動力隨之減弱,小商家不敢輕易貸款,外企投資也更謹慎。對防疫政策的高度戒備和對整體經濟的信心缺失,都難以通過一次性補貼來提振。
作為中國多項政策改革的先行地,有人期待上海放寬路邊攤管理的做法能為其他城市開創先河,讓「地攤經濟」之風再次為大小城市帶來煙火氣和人情味。實際上,比起一陣風式地提倡地攤經濟,不如讓防疫政策更靈活一些、管控條規更彈性一點,為經營者和投資者營造更友善的環境,經濟才更具回彈的韌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