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橫台山的客家村
(村民向筆者講解村史)
新界橫台山的「客家燜豬肉」盛會,遠近馳名。應珍姐及一眾鄉親邀約,筆者上星期帶上幾個攝影高手雄哥、亨利哥及勝哥飛車趕赴,拍了不少珍貴影像。
香港有一句俗語叫「太公分豬肉」,意指人人有份。這在橫台山卻是存在了數百年的現象。筆者當日所見,汗流浹背的師傅鄧強、鄧福生各自掀動鐵鍬,把一百多斤豬肉炒得上下翻滾,真係「好大鑊」。兩位師傅邊忙乎邊向筆者講解「客家燜豬肉」全過程,以及小时候跟大人們上山拜神的情景。舊時候,鄉村長老主持整個儀式,都是用客家話。
香港電台的節目《鏗鏘集》,對這個逾三百年歷史的客家村有過介紹。「橫台山」這個名字,乍聽恍似小說中武林高手行走江湖之地,媲美《天龍八部》中的五台山,其實橫台山只是一個平實的村落。
位於新界元朗八鄉,被香港的名山大川如大帽山、八仙嶺、大刀仞、觀音山環抱其中,風水極佳。橫台山由鄧氏族人首先建立的永寧里,至今仍然保存着傳統客家圍村的半月形風水池,圍門後是廷桂鄧公祠和洪達鄧公祠,祠堂潢裝精美,功名匾額盡顯宗族氣派,其中的鄧蓉鏡翰林庶吉士牌匾更是鎮場之寶。
與錦田大族的鄧氏並非同出一脈,只是同姓而已。橫台山鄧氏可溯源自南宋末年。鄧志齋原本居住在福建寧化石壁,曾考獲進士,出任廣東提督,任期屆滿之後循海路回朝,不料途中遇到海盜,鄧志齋於是改走陸路返閩。
鄧志齋經過程鄉(現梅縣),見該地山高山長,土地肥沃,且逢元軍大舉入侵,於是決定在梅縣松口定居 (約 1259 年)。鄧公有六位夫人,共育九個兒子,分別取名「文、行、恭、敬、仁、義、禮、智、信 」,時人稱為「九子翁」。隨着子孫繁衍,薪火相傳於粵東梅縣、蕉嶺、興寧、五華、大埔、豐順、平遠、紫金,以及閩西的武平等縣市,再播遷港、澳、臺及東南亞。所以,鄧志齋被奉為入粵鄧氏始祖。
鄧志齋的第七子,後來移居至潮州及惠州。1688年,鄧氏十四世廷桂公從惠州遷到元朗橫台山,成為了橫台山鄧氏的開基祖。鄧廷桂育有三子,各自開村立基,洪達開拓河瀝背,洪琳創建散村,洪茂圈地竹坑及新隆圍。
每逢春節及重陽,鄧氏都會聚族祭祖。這個傳統延續逾三百年。
(村民向筆者提供族譜)
廷桂鄧公祠內有一個 1818 年鑄造的香爐,上面刻有「廷桂祖」三字。祠堂內懸掛不少功名牌匾,當中引人注目的是,「魁」字少寫一撇。族人有好幾個解釋,其一可能剛好是鬼字,故意寫少一撇,以示避邪。
另一說法,「魁」則首領,寫少一撇,有低調之意。橫台山鄧氏讀書考取功名,雖然謙遜,但確實有驕人的歷史。早在十八世紀中葉,橫台山鄉附近的教學場所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包括匯泉書室(1760)、崇文書室(1760-1820) 和蘭芳書室(1862)、義社書室 (1874) 和東園書屋 (1880)。崇文重教的傳統,反映了客家人期望子弟考取功名,提升宗族威望的心願。
(昔日的台山學校)
成立於光緒六年 (1880)的東園書屋,正是創校於1938年的台山學校的前身。筆者當日在原址留連,細細品察歲月留痕,仿佛穿越時空,聽到客家子弟寒窗苦讀的朗朗書聲。據老一輩村民回憶,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橫台山村校還是用客家話教學,後來才被粵語取代。
筆者的好朋友、對客家語言有深入研究的劉鎮發教授,正是在橫台山出生和上學的本地人。他在《客家大學堂》的視頻節目中談到,當地有個地方叫芝麻嶺,其實原名叫豬乸嶺。老一輩的村民都知道,從前咒人去死,就說「去豬乸嶺睡覺吧」。惠州客家話的「豬乸」,發音正是粵語的「芝麻」。
橫台山曾經有熱鬧非凡的墟市。在永寧里,現在還能看到民居門牌以「魚市」為地方名稱。昔日交通不便,村落間自然形成市集。永寧里的魚塘街市在七十年代中期還存在,後來漸漸集中到了元朗。
舊時候,就像許多客家鄉村重男輕女,橫台山也不例外。縱算是「太公分豬肉」,女子也冇份。生再多的女兒,也會被稱為「孤頭佬」;生的都是兒子,則被稱為「好命公」。這個習俗有其客觀原因。宗族太公留下的田地、租金,只有男丁有份。家中多一位男丁,就多一份繼承權。本村女孩則被視為「過客」,因為女大不中留,始終要嫁出去。至於外村嫁入本村的媳婦,因為是外姓,所以女性在鄉事會沒有發言權。當然,這種傳統觀念不合時宜,已經式微。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