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斡旋伊沙建交 獻禮領袖打臉美國
初春三月的全國兩會,雖然是換屆大會,但某個程度是中共二十大的延續。重大的人事安排在黨代會已經敲定,兩會只是完成法定程序。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只是「冰山一角」,更為重要的黨的機構改革方案早就通過。5%的經濟增長目標沒有太大驚喜,顯示了官方對經濟前景的謹慎,旨在凝聚共識。
不過,兩會接近尾聲之際,京城卻發生了石破天驚的大事,斷交7年的中東宿敵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中國的斡旋下實現「世紀大和解」,同意兩個月內恢復外交關係並重新互相開放大使館。這是中東地緣政治出現重大突破,是北京不露聲色「打臉」美國,也是向全國兩會和領袖第三度連任的獻禮,延續了最高領導人在「兩會」罕見公開點名批評美國的基調,釋放了「不向美帝讓寸分」的信息。
伊朗和沙特政權分屬伊斯蘭教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國在敍利亞和也門內戰分別支持所屬教派勢力,通過各自的代理勢力對抗,2016年甚至斷交,敵對關係被形容為中東版的「冷戰」。但兩國卻出人意料地與中國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大和解。
這是非常轟動的外交突破,將降低該地區緊張與風險,受到國際社會的正面評價。這無疑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顯示北京在美國長期主導的中東地區影響力大幅提升,大大提高國際地位,也狠狠地「打臉」美國。《華爾街日報》迅速評論說:北京的協議動搖了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
在兩國政府代表握手的合影中,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赫然站在中間位置,彰顯「和事佬」的色彩。三國會談的場面,桌子採用了三角擺設,彰顯彼此平等,不同於美國對國際事務居高臨下的形象。王毅還意有所指地指出:「中東是中東人民的中東,中東地區的命運應該掌握在中東各國人民手中。相信中東各國將進一步弘揚獨立自主精神。」
三國在北京密談5天,保密功夫做到家,外界一無所知。值得注意的是,協議簽署於3月10晚上,並且講明是「爲響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於中國支持沙特和伊朗發展睦鄰友好關系的積極倡議」,而當天正是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展開第三個任期,並且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加冕典禮」。因此,這份協議既是給兩會,也是給領袖的重大獻禮。
而在3月6日,也就是三國密談的第一天,習近平參加全國政協聯組會時,罕見地點名批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實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並且要求大家做到沉着冷靜,保持定力,團結一致,敢於鬥爭,提醒「未來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只會愈來愈多、愈來愈嚴峻。」
在全國兩會這麼重要的政治場合公開點名批評美國,震驚海內外。猶記得中美實力懸殊,中國希望獲得美國支持加入世貿之際,那是忍辱負重,陪盡笑臉,總理朱鎔基1999年甚至在兩會記者會,表示即將訪美「給美國消消氣。」
3月7日,新任外長秦剛在兩會記者會的首秀,也發揮「剛猛」風格,批評美國所謂的對華「競爭」實為「惡意對抗」,強調「要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這辦不到」。換言之,中方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打會還手、罵會還口」。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以印太戰略施壓中國,我就在中東展開佈局。3月10日宣佈成功斡旋伊拉建交,正是亮明了對美絕不屈服的鮮明態度,在道德上又站在制高點,打了漂亮一仗,打得美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