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為何很多港商都沒有對沖利息風險?

2023-03-21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shutterstock_1126117115.jpg


自從去年3月起美國聯儲局大幅加息,港息在去年第3季起抽升,最高增至5厘的水平,教港商大都吃不消。但為何很多港商至今都不大願意對沖利息風險,甚少人會購買「利息掉期合約」(即Interest Rate Swap;IRS)?綜合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自從97年以來,香港經濟及產業漸趨單一化,主要就只剩下「地產」及「金融」兩大板塊。各行各業的「利潤率」都十分微薄。香港作為「聯絡人」、「代理人」、「買辦」、「貿易夥伴」、「融資」及「集資平台」等等,「利潤率」都偏低。兩大板塊裡,金融業屬於「重本生微利」的生意,最終靠的仍是「量」,「利潤率」比一般實體經濟生意還要低。地產則因泡沫形成多時,資產價錢太高,租金回報率嚴重偏低。整個香港商界的「利潤率」偏低,因此全靠「低息環境」才能支撐住。在低息環境下,縱有港商高瞻遠矚,始終都不大願意購買IRS合約。例如在零息年代,大家的「利潤率」可能只有2厘左右,購買IRS合約雖然可替利息「封頂」,但成本卻極有可能是1厘或以上,即至少等同讓出一半「利潤率」。在「超低息環境」持續多年下,有誰會願意好沒來由的放棄一半或以上的利潤去對沖利息風險?

或許會有人認為,港商的「利潤率」還不至少得如此可憐。但說穿了,香港就是以「地產」及「金融」兩大板塊為主。反之,美國的企業卻遍佈各行各業,「美企500強」的「利潤率」都比港商高得多。偶然我們看到利錢深厚的港商,其實大都是靠「炒賣」賺回來。無論是「地產」或「金融」裡的商家,其本質就是藉「低買高賣」而大賺,而絕非靠「經營」而來。在這情況下,港商更加不願意購買IRS。由於購買IRS合約不僅要付成本,還要鎖定合約年期。年期太短沒有意思,好歹也要1至3年,但靠「炒賣」的港商卻要看準時期「善價而沽」,因此隨時要取消IRS合約。若在限期前終止合約,雖然仍有可能反過來賺錢,但亦極有可能要再賠償多一筆費用。「炒賣」講求的是「時機」,怎能給這IRS合約「綁死」?

在過去20年裡,美國利率都偏低,「超低息環境」持續多年。同時間,內地經濟起飛,「水源充足」,成為了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即使在「聯繫匯率」下,美國進入「加息周期」,港息亦不一定跟隨。港息反而同時受內地經濟及流動性所左右,這與97年前的情況差別很大。多年來,港息並沒有完全跟隨美息,甚至乎是「跟跌不跟升」。即使在最近一次,聯儲局大幅加息後,港息亦要在差不多半年後才有明顯反應。等到本年初,聯儲局放風加息幅度將會減少,港息便即掉頭下跌。簡單來說,香港的「超低息期」,甚至乎比美國更長更持久。在這大環境下,港商大都忘掉利息風險,還做什麼「對沖」?

當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裡,亦不只有「地產」及「金融」兩大板塊。來港融資的企業,當中包括外國及內地的實業,遍布各行各業。這些機構來港集資及融資,亦曾試過購買IRS合約,以對沖港息的風險。但由於過去20年來,香港都在「超低息環境」裡,美國不只一次的進入「加息周期」,香港都沒有完全跟隨。在港購買IRS合約的企業,大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在合約期滿前,報表出現「以市價計算之未實現虧損」(mark-to-market loss)。財務負責人不僅要向董事局、股東及投資者解釋這「不尋常」的虧損,還要被人質疑其眼光,甚至乎會有人指責這所謂的「對沖」,是否有「炒賣」的動機。近年,在港上市的中資機構,大都不願意做IRS合約,國企更傾向借「短錢」,或乾脆要求銀行豁免提前還款的手續費,如港息飆升,便即把港元貸款還掉,何必傷腦筋購買IRS合約?

shutterstock_1712065189.jpg

由於港息的IRS合約之「市場深度」不夠,其成本亦相對高。簡單來說,就是參與「對賭」的投資者不夠多,合約「價錢」便會偏貴。舉例說,假設現時的利率為3厘,當大家都認為未來1年的利息會維持在4厘左右之際,IRS合約的成本便已經是4厘了。即企業如果沒有購買IRS合約,現在仍可以3厘付息,但當購買了合約,便立刻要付4厘息。除非最終利息升至5厘以上,否則企業肯定要吃虧。IRS合約價錢不划算,企業對沖港息風險的意欲當然不會高。

香港銀行亦要負上很大的責任。眾所周知,香港銀行向來是「供過於求」,即有很多銀行去追逐少數「好客人」,市場競爭太激烈,貸款生意利潤極微薄,銀行只得想盡辦法增加「非利息收入」。一直以來,香港銀行向企業推介IRS合約,都不是為了讓企業可對沖利息風險,而是想賺錢而已。因此,當連銀行財務行銷部門 (Treasury Marketing Unit) 的員工都不相信港息會上升之際,卻反過來不斷遊說客人要購買IRS合約,還搬出一大推冠冕堂皇的理由。反過來說,當有客人在「超低息期」誤打誤撞的購買了IRS合約,剛巧碰上去年低至今的「高息期」,銀行財務行銷部門的推銷員,卻反過來建議客人把IRS合約賣掉。客人在「高息期」賣掉合約,當然可以圖利,銀行亦可以「乘順風車」大賺一筆,但如未來幾個月的利息持續高企,企業便要白白承擔高息風險。簡單來說,銀行就是在「太平年代」向客人以高價推銷「有期限的保護傘」,最終客人都是「得物無所用」。如有客人碰巧購買這些「保護傘」而卻真的碰上「槍林彈雨」的時候,銀行卻反過來建議客人把「保護傘」賣掉!銀行從業員披着筆直的西裝,打着專業之旗號,卻行如此失德之事,害了無數企業家,如今還會有多少商家再願意相信銀行從業員所言?

由於上述的幾個原因,香港作為區內的金融中心,但絕大部份的港商都並沒有「近水樓台」的借助IRS合約來對沖利息風險。這才釀成去年第3季而來的經濟亂象。現時,美國銀行或出現「爆煲潮」,加息步伐稍緩,內地央行降準亦變相改善了本地市場的信心及流動性,港息 (1個月Hibor) 再度回落至3厘左右。短期來說,港息似乎未必會再度衝上5厘,暫時港商還可以鬆一口氣。

當然,如果我們問很多港商為何不做利率對沖,它們大都會反問:「IRS合約有炒賣價值嗎?」同理,某些運輸行業做「石油對沖」,或某些資源股做「大宗商品對沖」之背後原意,或許都是為了「炒賣」,而不是真的想規避風險。

無論如何,港人全憑運氣好才能一次又一次的避免了資產泡沫爆破。但我們的「好運」已持續了20多年,如爆發下一輪金融危機,我們又能否繼續如此僥倖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