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施政為民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趨勢,許多具體政策卻還得靠港府來設計和實施。這些政策應具前瞻和建設性,有利本地經濟民生。特區政府也應向社會有效介紹相關政策,重要的不是講大道理,而是要向大眾說明政策會給市民帶來甚麼實實在在的好處。
引入境外醫護能不能縮短市民入院的輪候時間?
日前,首批參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的內地醫護抵港,他們將被安排在醫院管理局屬下的七間醫院進行10個半月至一年的服務和交流。兩年內,還將有300名大灣區護士來港工作。同時,醫管局也在英國、澳洲等地招募海外醫生,當中一些人數月內將抵港履新。
香港公立醫院長期人手短缺,近年還出現人手流失,許多市民排期覆診往往需要輪候數月至兩年,近來還發生了病人在輪候急診期間「等死」事件。多數市民對醫管局增聘人手並無異議;首批內地醫護抵達西九龍站,港府官員和醫管局高層循例也到場迎接。禮儀固然重要,但如果政府或醫管局向社會說明,「交流計劃」或境外招聘醫護人員能具體縮短市民多少輪候覆診時間,會更能贏得市民支持醫管局所作的努力。如果無法具體說明,是否意味事前「功課」做得不夠呢?
高端人才能幫助香港建立多少間專題研究院?
吸引內地、「海歸」或內地生在香港發展起碼已有30年歷史。那些人為香港發展作出不少貢獻,最終能在香港成立專題研究院和科創企業的人卻是少數。由於各種原因,香港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卻時快時慢。當然,那不等於說吸收專才移居香港是不當的作法。
現在港府通過「高才通」讓內地各行各業專業人士有機會來港一顯身手,主要是為香港經濟發展着想。政府能否也考慮每年向社會交代,主要不是公佈吸收了多少人,而是說有多少人才在香港建立了專題研究院或高科技公司。今後,又有些甚麼改善的方案。
不論吸納人才或勞動力,都應讓市民感到自己能從中受益,而不是有人來香港與他們「搶飯碗」。與內地交流和融合可以被一些人解讀為政治任務,而如何通過實證說明「搶人才」提高本地生產力和社會福祉則能顯示港府的管治水平。
引進建築技工能不能縮短縮短輪候公屋時間?
「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計劃」要執行還有一段距離;市民對環保問題或願不願意搬到新開發區似乎還沒有一致共識。如果取得共識並開始行動,內地有全球經驗最豐富的建島和填海的施工隊,可以在惡劣環境中迅速給香港建一兩個島和建一座新城。
按時或提前提供足夠土地和房屋是港府能否實踐承諾的關鍵,若引進勞動力能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自然會獲得市民支持。否則,大家當然會有顧慮和異議。
關鍵是有沒有把大眾利益放在首位
鼓勵港人北上發展或引入人才等措施都符合大灣區發展的方略,要市民支持相關政策就應說明政策如何能增加本地的福祉。港府是香港發展經濟民生的第一責任人,施政為民,時刻把市民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容易凝聚社會共識,政策也能得到大眾的支持。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