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蘅:媒體素養教育須切中要害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興起一種新的文化生態,當中的表達、思維都有別於舊時,亦引人關注網民的媒體素養,這關乎人的內涵和修養,也關乎人際溝通的要訣。香港的中、小學已着力推行媒體素養教育,但是否切中要害卻很難說,最新一例則表現在應屆文憑試考生到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專頁口誅筆伐的事件上,當中傳達了甚麼訊息,值得探究。
每年的文憑試試題,都有機會引起熱議,比如今年中文科其中一個作文題目是「一次百感交集的聚餐」,就有考生指疫情三年甚少聚餐,這個題目不知怎樣寫,另有認為考生挑剔的人則指,疫情三年難得一次聚餐,才更加百感交集,且作文靠想像,即使沒有經歷,也可加以發揮。這方面的討論,僅止於發發口痕而已,是公開試期間見慣的。可是,本屆英文科試題選用了米歇爾的作品,被指提問過深,因而令作者社交網頁被滋擾,則普遍令人覺得損害香港的名聲。他們的行為明顯是比較出位,不僅口頭埋怨,還針對作者有所行動,而且這位作者名望不小!
細察他們的留言,主要是用英文「boom」一詞宣示不滿,又或高呼「比返個五星星我」,表示「得罪咁多DSE考生,唔知會唔會有人集資請人刺殺呢個Michelle,到時新聞見到有件dark object俾人gun shoot」云云。如果這些內容是放學路上的閒聊,大眾都會明白這是帶有戲謔成份的埋怨,大可一笑置之,可是,由於現在網絡發達,很容易找到米歇爾的專頁,考生把私下的言論放上網絡,就直接與米歇爾對峙,帶有攻擊的成份。這些年輕人很可能是分不清不同場合對言行舉止有不同的要求,他們對米歇爾也未必有甚麼深仇大恨,只是出於一時埋怨和戲謔,甚至帶點撒嬌的意味。然而,人際溝通不是單向的,他們的行為卻會形成另一種解讀,讓人感到超出他們本意的攻擊性,顯得他們缺乏修養。學校老師在講授媒體素養時,好應該以這次事件為例,讓學生分辨甚麼行為是恰當的,並了解人際溝通中的微妙之處。
令人擔憂的是,類似應屆考生這種行為普遍存在於網絡之上,在一些社交媒體,稍有違逆己意,就群起討伐,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這大概是因為網絡溝通都隔了一層,令人沒有那麼容易像面對面溝通那樣體會受眾的感受,而且因為自我身份和處境較為隱蔽,因而變得更大膽、更放肆。
令人感到安慰的是,從網上所見,一些聚集年輕人的討論區談論此事,也都持批判態度,這些網民昔日也曾偏激狂放,但中學畢業數年,閱歷漸深,就開始能夠分辨哪些行為是可以接受,哪些行為是不可接受。
現在,學校的媒體素養教育應該切中要害,找出網絡現象的問題根源,向學生剖析,從而幫助他們成長。在此,寄望學校可以提早喚醒年輕人,讓他們懂得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不要招人話柄,為人不齒。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