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政府公關策略與「史翠珊效應」
2003年,有一位美國攝影師在加州州政府的資助下,拍攝了約1.2萬張加州海岸照片以記錄海岸侵蝕的狀況,並上載到一個攝影網站。
巧合的是,在這一萬多張照片中,竟然拍到美國影星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在海邊的豪宅。史翠珊不想豪宅曝光,於是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攝影師和網站刪除拍到她住所的照片,以保護自己的私隱。
史翠珊後來敗訴,但事件並沒有就此結束。本來,史翠珊透過法院要求網站收回照片前,照片被網民下載的次數不超過十次。可這件事情經過媒體報道後,網站的點擊人數很快就暴增到42萬人次,甚至有許多人特地到史翠珊住所門口參觀和「打卡」,儼然成為一個旅遊景點。
後來有人就此提出「史翠珊效應」(Streisand effect)一詞,大概意思是試圖用某些手段阻止大眾瞭解某些事情,結果反而弄巧成拙,令更多人知道這件事。
港府自從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輿論戰中一敗塗地後,近年一直高度重視輿論工作,每當有政策遭到外界質疑或批評,往往會立即發表聲明還擊。港府這種認真對待的態度絶對值得肯定,但不得不說,當局有時候也要小心陷入「史翠珊效應」。換個中文說法,就是要小心適得其反。
筆者之所以這麼說,是看到近日一則澳門新聞有感而發。話說,澳門一間南灣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前幾天舉行座談會,哭訴公司幾十年前參與填海造地計劃,現在卻被政府以未能在25年土地臨時批給期限內發展項目為由收回土地,希望政府出手相助云云。
從媒體的角度來看,這種座談會的新聞價值本來就不大,就算記者到了現場採訪,之後也未必會報道。可有意思的是,澳門政府在座談會結束後竟然很快就發表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長文回應。結果一些本來沒有意欲報道的媒體,因為澳門政府發表了聲明,也紛紛跟進報道,引起更多澳門民眾留意到這件事,路人皆知,成為「史翠珊效應」絶佳的案例。
許多人一直有個錯誤的觀點,以為一件負面事件發生後,當事人必須要第一時間回應,否則對己方不利。其實不然。每天世界上都有很多負面新聞,但大部分負面事件在輿論世界裡如果沒有人炒作的話,是會自然沉没並且很快被人遺忘的。
對記者來說,如果事件沒有當事人的回應,一般的新聞只能在事件本身打轉,難以進一步推展,很快就會不了了之。相反,如果某一方的當事人有回應,就會產生新的東西、新說法,變相給了媒體後續報道的好素材,最後導致輿論持續升溫。
所以公關高手們都知道,當一個小事譬如上述的澳門收地風波座談會發生後,若澳門政府採取冷處理、不回應的話,基本上是不會有媒體報道的。但澳門政府一發聲明,這個事件就變成了各家媒體爭相報道的內容。當所有媒體都沒有後顧之憂地撲過來時,事件也演變成為全社會的輿論事件。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從今次事件得出三點結論:一,發生負面輿論事件後,當事人必須第一時間有反應,但不一定要第一時間有回應;二,澳門政府的公關水平還有很大改善的空間;三,香港政府有必要汲取澳門政府的教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