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財:政府財赤急開源 加稅需慎防反效果

2024-02-22
華德財
會計從業員
 
AAA

961485df240f98938d7db6c37dc9d850.png

2024至25年度《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8日公布,由於疫後經濟復甦慢、賣地及印花稅收入大減,財政司司長早前表示,本年度財赤可能逾千億元。社會各界均關注政府如何開源節流,潛在的加稅措施成為焦點。港府要維持財政收支平衡,加稅「開源」是直接方法,但必須衡量當中利弊,以免「因加得減」,開源不成反賠上了本來的稅收。

而近年加股票印花稅和煙稅,都出現「因加得減」情況。2021年8月,港府將股票交易印花稅率,由原來從買賣雙方合計徵收0.2%,增加30%至0.26%。大大影響短炒投資者入市意欲,甚至導致不少散戶及業界人士離場。港股2021年加印花稅前一個年度,日均成交額為1,646億元;加稅後兩年,卻降至分別1,349億及1,126億。當然,成交額大跌涉及許多原因,但亦與增加了印花稅,從而令股票換手率低不無關係,否則,港府就不會收回成命,下調印花稅以振興股市。

至於煙稅,2023年2月港府增加31%煙稅後,2023-24財政年度首九個月煙草稅稅收為41億8千,比2021-22年度及2022/23年度的約80億下跌明顯,只達財政預算案原先預計的94億煙稅收入的四成半。惟私煙猖獗,煙民接觸非法私煙容易,加煙稅變成推煙民買私煙,白白把數十億稅收「轉送」私煙集團。

這些來源不明的私煙,往往是無監管的「山寨廠」生產,原料成疑,衛生惡劣,令產品含菌或有毒物質風險變大,除了煙民受害,其噴出的二手煙亦會危及普羅市民健康。儘管政府加煙稅出發點是為市民健康、迫煙民戒煙,但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無助控煙,又損失煙稅。從會計師的角度看,更何況這些損失的煙稅收入,本可為市民提供更多福利或補貼。例如上一份財政預算案推行的電費補貼,向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共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惠及約290萬個合資格住宅用戶,就涉及約29億元政府開支。加煙稅表面上是控煙手段,實際上,它既無助減低吸煙人口,亦會影響一般非煙民老百姓的福祉。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在即,近日反煙團體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倡議政府再一次增加煙草稅,以達到世衛「煙稅要佔零售價75%」建議。須知道,加稅並非簡單會計學加減,必須按當時環境,評估政策影響,故政府應先加大力度杜絕私煙,確保煙稅流入庫房,而非再加煙稅推煙民買私煙。心水清的會記得,醫務衛生局去年為下一階段控煙工作推出公眾諮詢,收集各界對不同控煙措施意見。諮詢期早已完結,有關結果亦快將公布,既然增加煙稅對整體控煙成效有待商榷,應等待諮詢結果出爐,優化長遠控煙策略後再作打算。更莫說連上年加煙稅後的吸煙率這個最基本的數據都不知道,如何制訂有說服力的政策?

另一方面,針對不少港人「北上消費」,有政黨提出開徵「海陸空離境稅」增加庫房經常收入,但這很可能又是「得不償失」之舉。此稅一推將削弱香港營商環境,經常要出境的公幹人士首當其衝,相關公司的營商成本亦大增;至於當中的「陸路離境稅」,更有違大灣區融合方向、削弱香港背靠祖國的優勢,除影響兩地商業往來,更打擊日常生活要往返中港的市民,例如跨境學童;「北上消費」的港人也可能增加購物金額以賺回稅款,而在港少了消費。

前車可鑑,思慮不周的加稅政策不但有損庫房收入,更可能不得人心,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故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必須小心平衡措施對政府財政狀況、持份者的影響,以免令政府庫房以至政府民望都「得不償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