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地從何來(六)》填海?長策會前成員望多管齊下勿成忌諱 環團:海豚都要住!
環保團體指填海會對棲息在香港水域的海豚造成不少影響。(大公報資料圖片)
樓價升,樓盤大排長龍。團結香港基金認為應付本港中長遠期住屋需要,倡議填海。社會有聲音擔心造價和建造業的負荷;亦擔心填海對環境帶來的影響。
目前《海港保護條例》規定,維港的海岸不能再以填海來增加土地。團結香港基金因此建議在香港中部水域填海,發展人工島。因為該處沒有其他大型工程限制,生態價值相對較低。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前成員劉炳章指,其實現時的環保填海技術已經很成熟,使用最新的「不浚挖式填海方法」,可大大減少浚挖和棄置淤泥,亦可減少一半工程船隻航行次數,大幅降低工程期間對海豚的滋擾,這已經被確認為環保的填海方法,而此方法亦用於建造港珠澳大橋主橋、西人工島及東人工島。
環團指填海如「填走你一個睡房」
香港海豚保育海會學術顧問洪家耀承認,「不浚挖式填海方法」是比較環保的填海技術,但仍然會對棲息在香港水域的海豚造成不少影響,「人要住,海豚都要住!」他以一個房屋單位為例,「如果我要填堵你一個睡房,即使是用環保的方式填走,但你的居住環境仍是會減少」。
他說,香港中部水域主要是江豚的棲息地,若展開填海工程,一定會影響到牠們的棲身。他建議政府如要覓地起屋,應先檢視時的人口政策、開發棕地和廢置學校等地皮,填海應為增地的最後的手段。
不過劉炳章指,政府估算到2040年,本港人口將達890萬,面對新人口的住屋需求,單靠舊區重建、發展新區等措施,根本無法應付,面對人口壓力,社會不應該視填海為忌諱,應多管齊下覓地。他指,香港多山少平地,要開發有困難,因缺地而阻礙經濟社會發展,最終令本港的競爭力下降。
建造業:填海工程助港競爭力
根據建造業總工會估計,填海及之後的基建工程可創造過萬個就業機會,包括相關的泥頭車司機及吊運工人等,認為業界有能力吸納工程。理事長周聯僑指,持續的工作機會對42萬名建造業從業員「飯碗」十分重要,需要積極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