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文:《29+1》的人生斷捨離

2017-06-02
余樂文
文化工作者
 
AAA

chow1.jpg
周秀娜在戲中任第一女主角。(劇照來源《29+1》 fb)

舞台劇改篇的電影《29+1》最近上畫,票房不俗,已經衝破千萬。電影講述周秀娜飾演的林若君,與欣宜飾演的黃天樂,面對人生踏入三字頭的不同經歷,從而反思人生。周秀娜身為第一女主角,戲份由頭帶到尾,內心戲頗多,詮譯角色的不捨、掙扎與糾結都不錯,比起年前的《分手100次》更見進步,絕非同一年代的𡃁模可比。這套電影值得一看。 

歲數轉字頭,對不少人來說是大事。10歳太年輕,20歲還青春,人到30,離開了校園,工作了一段不短的時間,開始思考結婚生仔等人生大事,這個歲數讓不少人首次真正感受到人生的轉變,反思自己過得怎樣,小弟在30歲前後都思考過類似問題。《29+1》就以此為基礎,提出人生若果可以重來,大家會選擇哪個時段重新開始?事實上,人生永遠無法重來,電影提出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替人生做斷捨棄,重新認識自己,學習活得快樂,並提倡人生在任何時間都可以reboot,只可惜這句話說易做難。 

故事設定在2005年。雖然經歷七一遊行及轉換特首,但互聯網當時沒那麼盛行,社會的矛盾及撕裂遠遠未及現時嚴重,未至於動輒引發公關災難,窒礙創意的實踐;樓價問題雖然困擾港人,但也未升至目前的歷史高位,令年輕一代苦受上車難折磨。在2005年,人生砍掉重練的成本還是較目前低,若果故事設定在2017年,黃天樂的樂觀,林若君的取捨,也許顯得更虛幻。 

早前曾經看過報道,香港的快樂指數遠低於鄰近的新加坡、台灣及日本,指數的其中一個衡量指標就是「人生抉擇自由」。被生活壓迫得叫苦連天,要香港人活出真我絕不容易,只希望香港不會成為港人斷捨離的一部分。巴黎雖美,香港還是我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