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和:香港何時才趕上移動支付的快車?
(大公報資料圖片)
筆者近日需要北上工作,臨過關之際,才想起身上沒有分毫人民幣。於是急忙到附近櫃員機取了1500人仔。原本盤算著,這些錢大概足夠用幾天,見完客戶後再取錢,吃飯先用信用卡也行。可是沒想到的是,現金依舊分文不差地靜躺在錢包裏。不禁想想,移動支付在國內已經普及到什麼程度?
之前跟同行的同同事開玩笑說,國內連路邊的乞丐身上都會掛一個二維碼牌行乞了。原本我對此只是一笑置之,實地生活一陣子,可以實在地告訴你所言非虛。從我踏入羅湖口岸起,無論去麵包店買早餐乘的士,還是吃飯埋單,一機在手,基本上暢通無礙。
諷刺的是,在甫到深圳的首日,便在Facebook的看到一則朋友的帖子:「冇帶銀包、鎖匙、八達通 諗住有apple pay都會係科學園,平安渡過呢日。點知得OK Starbucks同Pacific Coffee用到apple pay,說好的科技創新呢?」究竟為甚麼,堂堂一個科學園竟比不上深圳任何一條大街小巷?
「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曾幾何時,香港的「八達通」走在全球電子交易的尖端,一張卡便處理了大部份最繁瑣的小額交易,省掉了許多功夫。然而,二十年過去,我城卻仍舊原地踏步,這或許要歸咎於我們太過「知足」。一直以來,香港有相當完善的銀行體系,每人幾乎都能隨手拿出一疊信用卡,各種面額的交易基本上都能透過電子付款。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無法離開鈔票。因為我們現有的電子交易系統,必須連接一個終端接收器,無法進行P2P(個體與個體)交易,也就是說朋友之間AA付款,到街市買菜,都必須使用現金。然而,我們習慣也滿足於這種「夠好」的狀態。沒有人再去思索甚麼我們還要帶厚厚的錢包出門,為甚麼還要為收了一堆零錢而苦惱,為甚麼還要四處找櫃員機取錢。
反之,國內的信用體系其實遠遠落後於香港,現金基本上是最主要的交易媒介,人們長期以來承受著其帶來的困擾。移動支付在國內嶄露頭角,便一呼百應,正是因為其出現正好完全契合了市場需求,解決了長期以來為人詬病的問題。萬事達信用卡發表的一項調查報告指出,2016年電子錢包在內地的使用率為62%,在香港則只有14%,其規模足足大了超過4倍。
「做好規管 逐步發展」
為了趕上內地發展的步伐,也不乏香港公司推出P2P的支付平台,譬如O!ePay、Tap & Go等等,不過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一個平台是真正地普及開來。筆者曾嘗試使用過當中某些應用程式,但最後都沒有堅持下去。原因是這類平台的登記程序往往十分繁瑣,又或者是需要對方擁有同樣的信用卡,才能完成轉賬,無法真正做到方便快捷。最近的有銀行推出用戶轉賬,也沒有真正做到移動支付一環,頂多只是幫助用戶多賺點信用卡積分。
香港的移動支付要能夠迅速發展起來,商家固然還要多花心思,政府的角色也同樣必不可少。因為一旦交易便捷了,各種金錢詐騙,隱私泄露,自然接踵而來。如果法律無法與時並進,為市民築起保護傘,市民肯定抗拒。因此,如何確保有妥善的監管、公平競爭的環境和對消費者有充足保障,是新政府現時需要研究的一大課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