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正察:何謂中產?
(文: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葉文祺 助理研究員唐嘉逸)
經常有人說資本主義最近的發展令「中產下流化」,形成所謂「M型社會」,即中產的數目愈來愈少。那麼,「中產下流化」有沒有在香港出現呢?要回答此問題,先要為中產下一個定義。普遍來說,中產主要有三個不同的界定方法,分別是以支出,資產或入息。在三個方法之中,支出是最能直接反映出一個住戶的生活水平,因此理論上是用來界定中產的最佳方法。但有關住戶支出的數據往往很難取得,所以便需依賴資產或入息作為代替物(Proxy)。
兩者之中入息是最常用來定義中產的,因為有關住戶入息的數據是最容易獲得。美國的皮尤研究中心便是以住戶入息中位數的二份三至兩倍作為中產的定義,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是以該國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至150%作為中產的定義。
有能力自置物業即為中產
即使在同一地區,中產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定義。以香港的特殊情況,筆者認為中產可以被理解為不需要政府資助而有能力自置物業的住戶。這除了是因為樓價是近年香港市民最關心的議題,也因為物業是大部份香港家庭最重要的資產。具體來說,筆者以2001、2006、2011及2016年的公屋申請入息限額、居屋申請入息限額及住戶入息最高的5%將全港住戶分為四份(表一)。
若我們假設入息最高的5% 的住戶為富裕階層而非中產,再假設入息超出居屋申請入息限額的家庭能夠自置物業(起碼根據政府的資助房屋政策如是),中產家庭便可定義為入息在「居屋申請入息限額」與「住戶入息最高的5%」之間的住戶。再將以上的入息門檻與該年的住戶入息分佈作比對,便可以得出各個階層的住戶數目及其佔整體住戶的百分比。
樓價上升 中產大減
首先,從圖一可看,中產家庭實際上從來不是在入息分佈的中間。相反,根據本文定義,以2016年為例,若要成為中產,家庭月入必須達2016年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25,000元的近兩倍。
其次,香港的中產家庭佔比在過去15年大幅下降。由2001年佔全港家庭的32%下降到2016年的20%,而實際數字則由65萬多戶下降至49萬多戶。下降數字之多令人震驚,而其中跌幅集中出現在2011年到2016年之間,中產家庭數目大幅減少四成。歸根究底,中產家庭大幅減少是由於同期的樓價大幅上升接近九成。這令到與樓價掛鉤的居屋入息限額由27,000元升至49,000元。事實上,仲量聯行最新發表的香港住宅物業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以現時一般私樓單位大約600萬港元計算,計及首期及每月還款等因素,家庭月入要5萬元才能負擔。換句話說,全港只有收入最高的四分一人才有能力於私樓市場置業。
餘下的四分之三的人,便要依靠政府的公營房屋。若不計算資產,純粹以入息作標準,在2016年有多達75%的家庭符合申請政府資助房屋的入息條件。可惜,居住在公營房屋的住戶(包括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十多年來均維持在約45%,可見公營房屋的供應並未能應付不斷上升的需求。這解釋了為何公屋輪侯時間愈來愈長,及每次發售居屋皆萬人空巷。
「飲咖啡,看法國電影」才是中產?
曾經有一位前任高官表示中產即是那些「飲咖啡,看法國電影」的人,並說中產也可以從生活態度方面定義。從社會學角度來說,這說法不一定是錯。若根據前文的定義,在2016年家庭月入在49,000元至112,000元之間可以被定義為中產,那這些中產家庭是否真的能享受所謂中產的生活態度呢?為了解答這問題,筆者作了一個情景分析(表二)。
從表二的分析可以看到對於一個較低支出的中產家庭,月入49,000元是足夠維持開支,再加上額外每月佔入息20%的儲蓄。但是要維持較高的生活水平,月入則需達到106,000元,差不多是本文中產定義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