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中間政治不是隨風擺柳
過去幾年,中間政治成為一股風潮,由民主派跳出來的政客,一個二個也說要組成中間派政團參政,爭取淺藍和淺黃票源支持。可是,部分人選在選舉紛紛敗陣,有的進了政府,擔任行政會議成員;有的在專業界別出選,後辦報,但更多是出入各式餐廳與中間人會面。有的承受不了領袖攻擊泛民,選擇退黨,繼續擔當公共知識分子,未有跑進建制當中;有的老練的政客就從政壇消聲匿跡,從公眾視野中消失。這種狀況,不禁令人深思,中間路線到底為何物,香港又是否有空間走這路線。
領袖未有足夠說服力 淪政界笑柄
中間政治興起之時,是建基於近年激進政治路線抬頭,溫和路線失去公眾支持,被激進派牽着走的時刻。中間路線作為一條非建制,但又不是逢中必反,為反對而反對的政治陣營。擁抱中間路線主張的政治人物一方面願意跟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溝通,但又不是完全跑進建制,保持其中立性。然而,今天的中間政治帶領人物和組織,卻未能給予公眾足夠說服力和信心,導致中間路線走下坡,愈走愈低迷,選舉敗陣,變成政界笑話。
筆者其實一向都是中間路線的支持者,也認識不少有心人和學者在推動,絕不希望中間政治落得如此田地。然而,當下的中間路線政團,表現都極不理想,令人不禁對此焦急萬分。之前袁彌昌博士寫道,香港有四種政黨類別,令人最擔心的是香港失去「包攬型政黨」,爭取不同階層、背景支持。
在外國的政府,執政黨普遍為「包攬型政黨」,政治光譜較闊,偏向中間,但同時容納左右之別。香港的中間政團,本身其實是極有潛能發展成這類大黨,然而受困於政治光譜兩極矛盾極大、政治人才不足、選舉制度不利大黨建立,令中間派政黨發展面對極大的阻力。
須以精英為骨幹 證明有力與各派溝通
本地政治文化,是先看人,再看組織、主張、理念。因此,中間派要發展迅速,就要栽培具政治魅力的領袖,帶領新的政團從頭做起,同時以精英為骨幹。雖然近年的風潮是去精英化,講求平等參與,但香港社會本身骨子裡就是重視人才、精英的心態主導,因此發展中間派也離不開善用精英主義。同時,中間派政團亦要建設自家的政策研究的機構、培訓政治人才的學院,推動中間派政團全方位發展,令外界認同政團理念和政綱切實可行。在目前的制度下,以十年到十五年後執政為目標較可行,也要證明給市民看,這個政團能夠與中央溝通,能夠與政府和公務員共同籌謀香港未來,與各派政黨都能夠聯繫,合作推出有利民生的措施。
解決政治鬥爭,需要有心有力的年輕人出來,頂著壓力,推動不同議題和倡議,減少標籤和攻擊,才是中間路線的出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