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毅:年輕人該什麼時候置業?

2017-09-15
李建毅
90後初創者
 
AAA

property1.jpg

古語有云:「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現今卻說:「瓦室未有,何以為家?」

中國人傳統思想認為,結婚買樓生子,三者緊扣、互相連繫、缺一不可。地產商卻在此傳統上「大造文章」,令年輕人視買樓為必需、讓樓與成就掛鉤、讓樓與人生大事對等……

香港乃彈丸之地、地少人多、寸金尺土,所以不論樓價如何飛升,港人也會覺得理所當然。這當然之說,背後支持的理論是供求問題、是供不應求。

樓價近20年升幅逾3倍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自回歸起(當時人口約640萬多)到現在(人口近750萬),人口增長幾近100萬,但落成公私營房屋量卻不足其半(少於50萬)。再者,樓價的飛升更讓人目瞪口呆。以港島區為例:由99年的四千多元呎,到現在接近萬四元呎,升幅約3.5倍。試問各位讀者,大家人工於這17年間有3倍的大躍升嗎?作為年輕人,市場平均月薪不足一萬五千元的大學畢業新鮮人,究竟應以何種心態自處?何種心態面對近乎「天價」的人生大事?而這「天價」又是否真如天般難以企及、難以負擔?

近年市場上經常流傳一句話:「買樓貴,唔識買樓更貴!」

萬物皆可炒的香港社會入面,小至海鮮食材、日常用品;大至土地房產,只要你有貨,就不用怕無人接。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優勢強項是虛擬經濟 – 透過掌握供求、進而配對,再由此產生利益。因此,基於房屋供應不足,社會慢慢衍生出一個新字眼 – 「住屋買樓是剛性需求」,讓一眾炒家有了依據,即使樓價屢創「新高」,亦在「情理」之中。苦了的卻是年輕一代,天價的物業,讓年輕人成了無殻蝸牛;面對攀不上的天梯,成就了享樂主義、活在當下,不想未來……

「二手樓價指數又創新高……」、「中原城市指數再破記錄……」、「一二手成交屢次突破……」,這些字眼耳熟能詳,新聞報導幾乎三兩日便會報一次樓市如何熱烈、如何暢旺。年輕人也許在這金錢世界中迷失,動輒數百萬,遙不可及,所以用玩樂去證明、體驗自己的價值。筆者不想去探討這些社會現象,因為這些都是迷失、壓抑、逃避的必然情況。筆者想說明,買樓並不難、也不是想像中難。

買樓不是想像中難

政府一向支持首次置業,所以不論稅率、按揭或辣招,都沒有影響首置的優勢。先說稅率,辣招出了新稅表:如非首置再多買一個住宅物業,本地人需繳樓價的15%作稅;外地人更誇張,高達樓價30%作稅,而且兩者亦會降低按揭成數。但首置則可享低至$100的買樓稅,按揭方面更可承造高達九成按揭。

舉例說明:目標買350萬的二手私人住宅,樓齡25年。假設做九成按揭,首期需要35萬、稅項約需要7萬9、地產佣金3萬5、律師費及雜費約2萬,未計九成按揭的按揭保費(因可加到按揭額中一起供,所以在此不納入首期計算),買樓首期準備需要48萬多。可能近半百的首期會令你驚訝,但如認真計算一下,其實要儲48萬並不需要太久。

假設並無父幹,亦無一位共同理想、溫柔賢淑的女朋友可以一起儲錢。一位大學畢業生,市場月入約 $15,000,如 $3000家用、$6000洗費,每月最少可儲 $6000。每月只儲不做任何投資投機底下,只需要6.66667年便可儲到首期。換言之試想一下,只要勤勤力力,每月儲 $6000,畢業六年多後便可晉身業主,屆時也只27、28歲。但如有共同理想的女朋友,也許畢業3年便可上車!所以買樓難麼?難在沒方向、難在道聽途說、難在不懂規則。

筆者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亦同意要給女孩一個家才能讓她嫁出去。買樓的確是人生大事,所以更加要認真了解、仔細學習,才能夠不被市場左右。而且家,是用來住的,若不是心存投機、炒賣,根本無需過份在意市場風聲。時機到了、能力夠了,何不買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其實現在世道都是打一場「認知戰」!香港算是在認知戰很激烈的戰場,近20年我們不單只政治的概念曾被扭曲,甚至置業和奮鬥概念也被扭曲!要振興香港市場,首先要確保一些價值觀念得到維護,筆者認為香港的置業概念和奮鬥文化是出了問題,甚至港人對服務的承諾亦不及以前。在這「認知戰」中你扮演甚麼角色?我們見到不少既得利益者的打手,亦有人云亦云的群眾,也有不滿現狀的發洩者,亦有希望從唱淡中得益的投機者,筆者仍然堅守說我認為的真話,至於是否正確,那就交給時間和看官決定了。

    汪敦敬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