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從交通補貼的看官僚政策思維

2017-10-17
余海澄
公營機構公共事務顧問
 
AAA

555.png

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向一直付出昂貴交通費的「打工仔」提供交通補貼,惠民舒困,卻引起極大的社會迴響。有人認為補貼太少,聊勝於無;有人則對計劃的覆蓋範圍及機制有不少意見;更激進者則批評政府只是「小恩小惠」,倒不如直接派錢。縱使社會對交通補貼眾說紛紜,社會整體普遍上都歡迎這項新政策。筆者嘗試從官僚政策思維,解釋政府設計交通補貼機制的原理。

補貼交通費比直接派錢更有助經濟


有媒體將林鄭月娥與曾蔭權比較,指兩者均試圖直接「派糖」攏絡人心,更援引曾蔭權時代曾派出六千元為例。然而,直接派錢與交通補貼雖然同樣令市民的口袋多了錢,但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有著本質上的分別。

首先,大部分獲得交通補貼的人都是需要上班的人,變相為上班者提供更多的工作誘因,增加香港的生產力。與人人有份的直接派錢比較,交通補貼其實是一個鼓勵「多勞多得」的政策。此外,交通補貼是以先消費,後補貼的原理,市民所付出的交通費早已進入經濟體系,推動經濟發展。相反,直接派六千元,有些人選擇將錢儲起,有些人也選擇外遊,無助推動本土經濟。

的確,對基層市民來說,六千元是一筆大數目,可以立刻改善他們生活,但是人人有份的派錢,也令富豪受惠,有違「用資源幫助最有需要的人士」之原則。政府今次提出的交通補貼,可謂是汲取以往教訓後,較明智的做法。

交通補貼機制有改善空間

政府初步方案並沒有納入每天服務20多萬上班族邨巴及紅色小巴,惹來議員及居民抨擊。從官僚角度想,邨巴及紅色的票價不受監管,政府難以預算補貼的金額,將他們排除於補貼計劃實在無可厚非。正如林鄭月娥所言,每一個公共政策都會隨環境改變,有改善的空間,官僚當然會知道將邨巴及紅色排除於補貼外,將會受批評。但是,這個空間也可解讀為官僚刻意製造的,旨在適時讓步,從善如流,然後獲得掌聲。

事實上,機管局在處理三跑的機場建設費時,也使用同樣的招數。機管局當日曾建議收取高達300元的機場建設費,起初當然被社會強烈批評,最後機管局將費用調低至90至180元,令社會較容易接受。

若果市民認為上限300元的交通補貼太少,也不用擔心,筆者倒相信政府將視乎社會情況,適時調整機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