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旺角行人專用區為何越來越糟?
最近有讀者 Arnold 投稿到媒體,也有譚蕙芸道出了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的問題,筆者平日周末也多逛西洋菜南街,實在對於近年這個行人專用區的發展感到不堪。不少年輕人希望找尋音樂表演的地方,在尖沙咀碼頭會被驅趕,在將軍澳路邊也會被食環署的人員問候,但偏偏在旺角公眾地方,竟然容許一些以表演音樂的團體,長期霸佔公眾地方去經營賺錢的業務,這樣公平嗎?
相對不少年輕人,可能一天唱幾首 Supper Moment,林奕匡的歌,筆者和朋友都會特別欣賞他們的熱誠和毅力,多給幾十元,點點 Instagram 的讚給予支持。但正如不少在學校進修音樂,在街頭表演多年的青年樂手,他們都會深感香港表演場地之不足。沒想到,筆者如果不是看過譚蕙芸的文章,也不會知道原來在西洋菜南街表演的地方已經是有規模的生意,霸地,分租,有粉絲打賞,而不少歌手更有可觀的收入。
食環署員工在街頭可以打擊無牌小販,街尾卻容讓一些行頭霸王把公眾地方佔據,然後從事商業活動,這種不公平,隻眼開隻眼閉的做法實在讓市民感到失望。而且,為什麼他們有這個權力去佔用場地,相反不見一些年輕人可以進佔和停留表演。
筆者強烈建議食環署應該跟康文署合作,不論用電子報名登記,現場登記還是別的辦法,盡快建立機制讓不同的文化藝術人都能申請在現場表演和舉辦活動。現在過份吵鬧,單一的表演模式實在令人很煩厭,也損害街道兩旁的商戶利益,完全減低了顧客消費的意欲。本來一些二手書店也搬走,不少化妝品店人流也不多。
另一個方法是把行人專用區委託給非牟利機構去處理管理和營運,像西九管理局一樣,把長長的行人專用區辦好。西九的自由約,藝術區的表演、講座和展覽辦得有規模,又有格調,不失為一個現代的方法,去有機結合民間的智慧和官方的文土地資源。如此的概念進而可以引伸和擴展到十八區,讓有興趣一展歌喉,跳舞,裝置藝術和其他音樂文化藝術工作者多點公共空間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華,這樣才會減少因為個體自由佔用地方的問題和不公平的情況。
把行人專用區還給市民,把空間還給懂得藝術的團體,也把寧靜和品味還給商戶和遊客,才是三贏的方案。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