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之父與居住正義
2018-02-01
AAA
圖片提供:熊昱彤
昨日本港報章有一條不起眼的報道,有香港公屋之父之譽的鄔勵德(Michael Wright)辭世,享年一百零五歲。
相信很多人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他對港人居住環境的改善,居功至偉,無人能及。他致力提倡獨立廚廁是公屋的標準配置,被後世稱為「鄔勵德原則」。
1912年在香港出生的英國人鄔勵德,在二戰時期被日軍關押,經歷過四十多人同廁的戰俘生活。這段經歷對他作為建築設計師以及工務司長有深刻影響:人之所以為人,必須住得有尊嚴。
祖籍為英國的鄔勵德,曾經回英倫留學主修建築。二戰結束,香港重光後他參與戰後重建工作,成為首席建築師,更於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九年出任工務司長。
香港第一個設獨立廚廁的公共屋邨深水埗「上李屋邨」,就是他的作品,而房協轄下的大坑勵德邨,更以他命名。如今,香港有大約一半人口住在政府資助或補貼的物業,包括租金僅及市場價六分之一的公屋、售價相當於市場價打七折的居屋。「鄔勵德原則」可謂惠及眾生。
公屋對香港市民影響之大,世界上無出其右者。香港為低收入居民設置出租房屋有優良傳統,早在1948年已成立香港房屋協會,處理因為大陸政權易手而大量湧入的難民安置問題。1953年聖誕節,九龍石硤尾寮屋區發生一場大火,五萬多災民無家可歸。這場大火無意中導致了香港公共房屋的誕生。沒有宏偉藍圖,沒有前瞻規劃,香港公屋在懵懵懂懂之中浴火重生。那個時候,地球上還沒有新加坡這個國家。
踏入六十年代,香港政府開始大規模推出廉租屋邨。公屋發展至今成為最多香港人棲身的物業。2016年初的統計,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14萬人)住公屋。與市場價動輒逾萬港幣起步的租金相比,公屋簡直就是白住。
所以有一種說法,在香港有兩種人生活得最幸福。一種是住豪宅的超級富豪,另一種則是有資格拿到公屋,享受低廉租金和超值小區服務的公屋一族。
但公屋的申請輪候期越來越長。 三年上樓目標始於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他在1997年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作出這個承諾,基本上是做到了。但到了2014年9月,三年上樓的承諾終於守不住了,公屋輪候冊申請人高達26萬。 上月中旬,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承認,按照目前的建屋速度,公屋輪候年期估算基線應是4.6年。所以能夠輪到公屋的市民,有中六合彩的驚喜。
輪候時間的不斷延長,說明市民的收入與樓價越來越不成比例。香港樓價去年飆升15%,出現五年來最大升浪。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最新公布2017年國際樓價負擔能力報告指出,香港連續八年登上樓價最難負擔城市之首。一個中等收入的家庭必須維持零支出長達19.4年才買的起物業。
全球很多國家都在呼喚「居住正義」。在私人住宅成為海市蜃樓、遙不可及的香港,公屋就成了升鬥市民最後的避風港,把解決住房問題列為重中之重的林鄭月娥和她的團隊要加把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