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鳥小姐。影評】李美:貼地、敢言、真摰 小中見大的青春小品佳作

2018-03-02
 
AAA

bird1.jpg
(《不得鳥小姐》電影海報、劇照)

《不得鳥小姐》是齣青春小品,然而,不必訴諸荷里活式大堆頭大特技,本片也足以得到各大頒獎禮的青睞,包括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原創)、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多項大獎提名,加上這部成長類作品,遍涉友情、愛情、親情、以及學業等題材,各線情節均非常貼地、非常敢言、非常真摰;「小中見大」,可謂描述《不得鳥小姐》的最佳形容詞。 

要數近期的話題電影,肯定不能沒有《玩轉極樂園》和《與神同行》的份兒;湊巧的是,連同《不得鳥小姐》,三齣電影都觸及人與人之間的情。相對來說,倘嫌《玩轉極樂園》太過虛幻、《與神同行》又恐誇張,兩者均超現實地與死後世界有關,《不得鳥小姐》則貼地地以美國當下社會和青春成長故事為背景,兼而敢於批判上層權威和下層文化,三線情事不單真摰細膩且各有充份發揮,雖然本片的感動位都是點到即止、沒有強擠觀眾淚水,但整體無疑更能觸動人心,特別是對美國觀眾而言,亦喚起了人們的鄉愁(nostalgic)。事實上,電影得以橫掃頒獎禮大獎提名,很大程度正由於贏得評審和觀眾的共鳴,例如在影評網站「爛蕃茄(Rotten Tomatoes)」,本片便獲99%的極之罕有的高度評價,以10分為滿分亦獲得8.7分之強。 

本片情節出色,既編且導的姬達嘉域(Greta Gerwig)自然功不可沒,初次獨力擔起編導崗位的她,就獲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原創)兩大提名;80後的她的實力與前途,絕對是毋庸置疑兼無可限量。 

不過,劇本雖好,也須演員配合;女主角茜爾莎羅倫(Saoirse Ronan)和女配角勞麗麥卡夫(Laurie Metcalf),連同姬達嘉域在內的三名女將,可謂成就《不得鳥小姐》這部佳作的缺一不可的關鍵。同上,兩位演員的精湛演技,也分別贏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其中,年齡再細一大截的90後茜爾莎羅倫,實力和前途可謂更勝姬達嘉域。12歲出演《愛.誘.罪(Atonement)》即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前年憑《布魯克林之戀(Brooklyn)》更進一步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換言之,連同今次在內,23歲的茜爾莎羅倫已隔年兩度挑戰影后寶座了;當然,茜爾莎羅倫還先拔頭籌奪得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那麼女配角勞麗麥卡夫呢?如果說,茜爾莎羅倫不幸遇上《廣告牌殺人事件》和《忘形水》兩位前輩勁敵,以致很大可能落空獎項;筆者認為,勞麗麥卡夫則堪稱是個人較屬意的今年女配角獎項人選,甚至乎,她的精彩演出比女主角還有睇頭。 

於此不含劇透的部分稍作總結:《不得鳥小姐》雖是一齣小品,惟卻是一齣「不得了」的小品佳作,由劇情到演員同樣「不得了」;若然在頒獎禮上,本片最後名落孫山,「得不了」甚麼大獎,原因並不在於電影不夠好,而可能只是對手太強,又或本片並非「為奪獎而拍」罷了。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進入劇透影評部分,筆者第一句想講的是,難道世人的成長經歷之中,始終逃不過「Learn the hard way」亦即「跌過才知痛」的厄運? 

《不得鳥小姐(Lady Bird)》的主角反叛少女(茜爾莎羅倫 飾)以「Lady Bird」自居而非父母所予的Christine為名,在各方各面的價值觀上既跟母親(勞麗麥卡夫 飾)火星撞地球,由小至執拾床鋪到升讀大學皆然,另外在朋友、男友等選擇也屢屢碰釘,包括貪慕虛榮般誤擇萬人迷交際花為友而捨棄肥胖的閨密、誤把同性戀富有乖仔當作男友、到找俊俏型男之時又後悔獻上「第一次」,甚至惡作劇地挑戰褻瀆別人的宗教信仰後,差點遭所就讀的天主教學校紀律處分......可以說,「Lady Bird」那股渴望鳥兒般自由自在、飛上枝頭的欲望,導致她在友情、愛情、親情、學業等都傷痕累累。 

不過,試問誰又不曾反叛過?試問誰又不曾失敗過?許多事情恐怕是不能挽回的,只是片中主角卻幸運地平穩過渡。例如:她沒有被踢出校,乃由於修女教員的寬宏大量;閏密失去了,相擁哭笑之後又可冰釋前嫌;男友失去嗎?「仔死仔還在」,縱然「第一次」所託非人而感可惜,但在美國文化下反正無大所謂;至於父親加按自住樓供女兒到城市升學,尚幸長子忽然生性獲聘進入好公司得以紓緩財政壓力(兼可讓失業父親兼職);而與母親之間的世代矛盾,也因為「兩母女沒有隔夜仇」,母親的心屝大門永遠為女兒打開,只在乎女兒是否願意進入而已......可見,「Lady Bird」的「鳥倦飛而知還」及「覺今是而昨非」,最終總會得到大家及社會的接納與體諒。畢竟,「人不『反叛』枉少年」,再加上「人誰無過」,電影為反叛少女的莽撞成長安排了大團圓結局。 

據指,本片乃建基於編劇兼導演的姬達嘉域的親身經歷,她的成長正正在加州沙加緬度(Sacramento),其學校也屬天主教,就連父母職業亦跟電影一模一樣,故不排除她是以電影自況,繼而不想「Lady Bird」悲劇收場--相信這也是每一位觀眾,或即每一位對電影充滿共鳴的身同感受者的共同願望。然而,若果片中任何一線劇情不可挽回的話,不論與父母關係決裂,抑或無法升讀大學及家庭因而破產,還是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意外懷孕,「Lady Bird」恐怕都要抱憾終生。青年與成人往往處於對立面,惟歸根究底,到大家長大成熟之後,多少總能有所體會及明白一切;所謂「Learn the hard way」,正是人們跌撞之後的反思反省,但聰明一點的辦法,何不避免反叛地一意孤行,從而好好規避不必要和不可挽回的風險?前人知識經驗的不斷建立疊高,本來就是人類文明得以進步的前提。 

《不得鳥小姐》的主線劇情,還在於親情方面,好像女主角各方面所作決定,家長們基本都有給予意見,包括提醒使用安全套、提醒畢業舞會的重要性、以至支持她自由發揮及資助她升學--始終,父母永遠是子女的堅強後盾。惟話說回來,以上種種僅為意見而非命令,美國家長還是傾向自由放任式教育方法,這雖令「Lady Bird」處處碰釘,但正正因為「失敗乃成功之母」,「容許失敗」反而加速了女兒成長。儘管「Learn the hard way」不是最佳辦法,但香港家長的溫室教育法,卻又不見得令孩子「Learn the easy way」,反而更多是「未跌過不知痛」,繼而到踏入社會後才重重地大摔一跤,如斯結果恐怕比年輕時犯錯造成更大損害。本片以高校女生為第一視角,編導本身又是一位女青,這固然較易惹來青年共鳴,但作為家長的觀眾誠應更有體會,尤其飾演母親的女配角有著上乘發揮。 

所謂電影貼地,正正在於她道盡時下社會青年的反叛故事,由美國人到香港人都不難看到自己或子女的青蔥影子;所謂電影敢言,正正在於她把青年的反叛心聲毫不掩飾地傾囊道盡,好些禁忌都藉女主角之口甘冒大不諱地率直喊出;所謂電影真摰,正正在於她每一情節皆描寫深刻,在相對不長的94分鐘篇幅裡都談得細膩動人。說到底,《不得鳥小姐》很好做到小中見大,這齣小品絕對不比其他所謂大片輸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