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香港應成為易行城市

2018-03-02
余海澄
公營機構公共事務顧問
 
AAA

green1.jpg
有團體倡議將中環三條行車路給予行人、電車優先使用。(《行德》FB)

香港街道繁忙,車來車往,廢氣不絕。在惡劣的環境下,大部份市民鮮會欣賞街道的一事一物,只望急步離開喧鬧之地,以免影響健康。歸根究底,香港的馬路規劃以車為本。有研究曾指出,縱使香港九成人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但截至2017年十月,香港已錄得七十六萬輛汽車,比去年同月增長百分之二點九,可見香港長期仰賴汽車代步;同時政府以為有車有路才是現代文明象徵,卻不明步行的樂趣,實在大大阻礙香港發展為易行城市。放眼世界的先進地區,不少早已秉行「好行城市才是好城市」的原則,當中好處是什麼呢?又有什麼值得香港借鏡呢?

好處一:行出一片蔚藍天空 

踏入冬季,東北季候風常拂來中國北方的污染物,加上香港交通流量高,使天空灰濛濛一片之餘,亦嚴重威脅市民健康。思匯政策研究所吳家榮指出,行路能縮減短駕駛距離,從而減少碳排放,香港藍天那麼自然可期。再者,港大教授鄧淑明樂見政府近年來興建長達60公里的馬鞍山至屯門單車徑,也指香港應仿效哥本哈根,多建單車快道,由市中心幅射去住宅區,鼓勵綠色步行模式。而政府近年來興建長達60公里的馬鞍山至屯門單車徑,正正是一個好開始。 

好處二:優化城市規劃 改善市民健康 

香港每六個人便有一個確診患上情緒病,而行路作為其中一種減壓運動,正可加強人與人間的聯繫,有助預防不同的情緒問題,包括抑鬱及焦慮症。其中在Centre for Urban Design and Mental Health的McCay指出,撇除部分街道交通流量高外,香港的易行程度其實遠超想像。只要多設立行人專用區,禁止汽車進入,香港將更加可行,港人的情緒則更健康。 

好處三:行路亦是一種旅遊模式 

香港享來有購物天堂之美譽,不少旅客慕名而來。然而,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系教授Stephen Pratt則指,有別於傳統名勝觀光,有組織近年推動文化深康旅遊,如帶同旅客前往深水埗地區,體會籠屋的生活環境,滿足其冒險及獵奇心。此說明步行除了有益身心,也帶來甚豐的旅遊收益;而另一份思匯政策報告以紐約四十二條街道為例,發現一個可行的環境能吸引街道人流,從而加速商業活動,提升就業,相信可為紐約帶來可達三億五千萬美元淨收益,經濟收益不言而喻。 

好處四:保留歷史文化 營造社區歸屬感 

香港不乏蘊含豐富歷史價值的樓宇、廟宇,扣連市民的日常生活,但他們卻座落於深水埗及油麻地旺區,遊客幾乎難以步行而至,細心欣賞。「行德」董事會主席邵在德則指, 只有易行的街道方可創造更多社交互動,營造更強的社區歸屬感。 

把街道還給人民:德輔道中的試行計劃 

正如上述,行路效益極大,查實香港有組織現正倡議「易行」計劃,其中「行德」計劃就是將德輔道中、由畢打街至摩利臣街(近西港城)一段,僅保留一條路予車用,另外三條行車路給予行人、電車優先使用。計劃意念早緣自18年前,直至2014 才告誕生。2016年9月「行德」有限公司的「非常()德」活動,成功申請在德輔道中設立臨時行人專區,讓市民自由活動和參與工作坊,活動吸引1.4萬人參與。事實上,中區商業活動繁忙,人多車多,橫街窄巷混雜,開展德輔道中計劃正正是有意活化中區,改變這種雜亂無章的狀況。 

政府的長遠規劃藍圖「香港2030+」的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正是規劃宜居的高密度城市。「易行」正是關鍵的城市元素。不過,香港要趨向易行城市,除了需要政府政策配合,每一位市民還須多出一分力。當中方法林林總總,其中建立日常步行習慣、向鄰居灌輸步行意識、帶領一個步行旅程,抑或參與非政府組織的工作,向易行、可持續的城市規劃目標邁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