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華:通識教育需怎樣改變?

2018-05-18
彭智華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AAA

student.jpg

隨着社會步伐的推進,本港教育制度亦一直在隨時代的需要演化。在六七十年代,本港接受中上水平教育的人口比例極低,但由於社會勞動人口結構使然,即使教育水平不高亦不難找到工作。及至七十年代末,港府正式推行全民9年免費教育,強制適齡學童接受小學以及初中教育,普羅大眾的知識水平得到大幅度的躍升。時至今日,香港不但推行15年免費教育,同時亦推行新學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將中文、英文、數學以及通識科納入中學生的必修科目,務求令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加上互聯網的興起以及大專院校的增加,社會平均知識水平增長可謂史無前例。

然而,隨着大眾平均水平的提高,社會對於個人各方面的要求亦隨之增加,撇除往昔考試制度為人詬病的填鴨式背誦,將不同資料整合、思考、批判等能力的價值亦無容置疑,而通識科亦應運而生。通識科的存在當然有他的意義,但它究竟應該以什麼方式存在,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呢?

公開試並非良策

本港每年平均約有6萬名考生報考文憑試,而當中約有逾九成的考生能在通識科取得及格或以上成績。然而,當中亦有不少優秀的考生因通識科成績未如理想,而被心儀的大學學科拒諸門外,加上現時的通識科課程內容及考評制度過於僵化,新學制的通識科成為了不少學子展現自身所長的絆腳石,更有不少家長因而將子女送至外地升學,以免被通識科影響前途。事實上,通識科存在的必要性固然無容置疑,然而當中的執行細節以及評核方式,實在還有很多商榷的餘地。

首先,以公開試的方式評核學生在通識科的表現,並不是最理想的做法。有別於一般人文科學,通識科涉獵的範疇極廣,包括社會、歷史、地理、經濟、政治、公共衛生、國際關係等,而其中的核心思想更是鼓勵學生多就不同材料進行批判、分析,並從不同持份者的角度思考問題 。然而,以書面考試的形式評核考生的通識知識,由於受限於考卷需要有標準答案以便教師批改的問題,考生的創意或批判思考有機會未能如實反映在分數上,而對於一些不擅長以文科形式作答考題的理科學生來說,在短短兩三小時內疾筆飛書雄辯滔滔,亦有一定難度,故此書面考試未必能如實反映學生的通識水平。

事實上,坊間早有聲音建議將通識科改列為文憑試的選修科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是否選讀。當然,現實世界並非全是非黑即白,在必修與選修的角力之中亦存在第三個方案,政府可以參考現時部分學校對於宗教科的做法,學生在學校時必須修讀通識科,但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於文憑試中應考,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及自由度之餘,亦能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通識的樂趣,而非將他當作另一份令人痛苦的試卷。

時事觸覺需要自小培養

此外,通識科除了講究整合、批判與分析的能力以外,對於時事的觸覺及敏銳度亦同樣重要。這些能力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浸淫與培養。現時學制只要求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通識科,因此有不少學生均是在中學後期才起步了解時事,但由於缺乏足夠的資料,因此往往裹足難前。事實上,要培養學生的時事觸覺以及對身邊事物的批判思考能力,需要從小開始,因此家長可以鼓勵子女自小留意時事,並多誘發子女從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持分者的身分思考事情,為未來應付通識科以及個人的邏輯思考能力,奠下堅實的基礎。

在現今世代通識已經是眾人不可或缺的技能,不論是升學、投身社會工作、甚至是茶餘飯後,通識均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學習通識應該是一個愉快刺激思考的過程,而非死記硬背、盲目對應考試的另一重枷鎖。因此,在重視學生的通識發展之餘,我們亦應該深入了解學習通識背後的原因與優點,並共同努力為學生創造更美好的學習環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及圖片獲《灼見名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