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良:全面學位化是教師專業發展前提

2018-07-12
黃錦良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
 
AAA

teacher web.png

早前,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公布了諮詢文件,就業界關注的建立教師專業階梯、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管理層職務安排和教師職位學位化問題,提出了二十項建議。短短半年多時間,專責小組就不負眾望,積極回應業界訴求,提出系統的改善建議,不僅反映其認真負責的態度,也體現本屆政府重視教育、與各界「一起同行」的誠意和胸襟。

總體上看,諮詢文件的建議,以學校現實情況為依托,勾勒了未來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框架結構,確立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提升教師專業地位為目標的教師專業階梯,並在此基礎上優化管理層職級安排、推進落實全面學位化。此外,豐富了表揚機制,採納了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COTAP)研究制定的「T標準」,將其合二為一,作為學校教學團隊的考核。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有培訓要求、激勵機制,又有嚴格考核標準,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

對此,教聯會將會就諮詢文件涉及教育範疇內的重要議題,適時呈交意見和建議。筆者僅就其中的全面學位化進程安排,表達一些初步的看法,拋磚引玉。

 

早已成業界共識

諮詢文件中,專責小組將建立教師專業階梯與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相關聯,以前者為重要基石,後者為推動措施,並以此作為輕重緩急的安排依據。事實上,教師職位至今未能全面學位化,與長期以來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片面強調學校運作需要和維持現狀穩定,是分不開的。落實全面學位化,本質上就是對過去失當的教師管理政策和體系進行修正和調整。將其作為建立教師專業階梯的推動力,擺在提升教師專業地位的範疇來論述,從理論上說似乎有些牽強,從現實急迫性看也顛倒了緩急次序。

諮詢文件提到「要同時考慮實施的步伐能否配合教師的專業發展及學校需要所作出的準備」,顯然低估了未能盡早實現全面學位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要考慮這,考慮那,要等待「切實可行的情況」出現,自然難以確定一個果斷解決遺留問題的時間表。

文憑教師與學位教師「同工不同酬」問題,過去一直困擾業界。大部分持有學位或以上資歷的教師,仍受聘為文憑教師。不合理的狀況衍生不公平的問題,嚴重打擊中小學教師士氣,降低優秀人才投身教育的意欲,長遠影響本港教育的發展。

過去多年,教聯會不斷爭取教師全面學位化。不久前,本會又作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發現,最多受訪教師支持增撥資源的還是「增加學位教席,推動教師全面學位化」,支持率在92%,反映問題的迫切性。

 

中小學同步推進

在推動全面學位化的過程中,仍存在不少細節需要處理。政府須盡快公布推行的時間表,讓學校能夠在行政上及早作出妥善安排。

對於落實全面學位化,專責小組認為中學可考慮一次過調高學位教師職位比例至 100%。根據進程安排,最快也要到2019/20學年度才能落實。在小學方面,專責小組建議可考慮分階段進行,以達致平穩過渡。這個建議過於保守。全面學位化應當在中小學同步推進,並在2019/20學年前落實。

同時,建議當局同步增加小學中層教師的比例。按現行安排,小學每三班才有一個主任職位,相關比例甚低,既未能滿足學校的行政需要,亦使教師缺乏晉升機會,影響士氣。

事實上,目前不少學校讓助理小學學位教師(APSM)擔任行政及科務統籌工作,相關教師須承擔更多中層工作。當推行全面學位化後,倘若不同步增加高一級的「小學學位教師」(PSM)比例,將影響學校的行政安排。日後學校的行政及科務工作,或只集中於小量升級職位的教學人員中,變相減少其投放在教學的時間。建議每校有一半教師人數劃為小學學位教師(PSM)職級,提升小學行政管理的質素。

全面學位化是教師專業發展必要的前提條件。落實了全面學位化,優化管理層,尤其是主任級教師這個層面,調整了就會更為順暢,教師專業階梯的最終建立也就有了保障,這個邏輯順序不可顛倒。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教育局作為教育界之首,理應帶動公平公開的風氣,令所有教師達至 「同工同酬」的待遇,讓全面學位化的做法劃一實行;更重要是,政府應切勿忘初衷,回想當天的建議或施政的精神所在。

    何啟明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