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良:善用教師全面學位化契機 攜手提升教育質素
早前,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經過討論後,一致認為須落實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並即將就建議方向展開公眾諮詢。經過業界過去二十多年的爭取,眼見全面學位化落實在望,無疑值得欣喜。
過去學位與文憑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一直困擾業界多年。根據政府資料顯示,在二○一七/一八學年,受聘於公營學校的四萬三千七百四十名中小學教師中,有一萬六千六百五十人為非學位教師,佔三成八。然而,當中有一萬五千七百八十人持有學位(佔百分之九十四點八),反映大部分持有學位或以上資歷的教師,仍受聘為文憑教師,衍生不公平的問題,嚴重打擊中小學教師士氣,降低優秀人才投身教育的意欲,長遠影響本港教育的發展。
教聯會早前調查亦發現,高達九成二的受訪教師期望今屆政府增加資源,以增加學位教席。當中有六成半教師更認為,推動教師全面學位化是最急需增加經費的教育項目,反映教師對其資歷得不到認可而感到不滿。隨着新政策的落實,教師學歷和資歷能夠獲得認可,有助穩定教師團隊;同時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教師團隊,達到改善教學的目標。
設立教師專業發展階梯
在推動全面學位化的過程中,仍存在不少細節需要處理。當局須盡快公布推行的時間表,讓學校能夠在行政上及早作出妥善安排。更重要的是,筆者冀藉着今次推行全面學位化的契機,全盤檢討教師專業發展階梯、教師人手編制及薪酬架構,從根本做起,提升教學團隊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質素。
其中,當局必須同步增加小學中層教師的比例。目前,不少學校讓學位教師擔任行政及科務統籌工作,相關教師須承擔更多中層工作。倘若不同步增加高一級的「小學學位教師」(PSM)比例,將影響學校的行政安排。日後學校的行政及科務工作,或只集中於小量升級職位的教學人員中,變相減少其投放在教學的時間。
其實,小學一直存在中層職位不足的問題。按現行安排,小學每三班才有一個主任職位,相關比例甚低,既未能滿足學校的行政需要,亦使教師缺乏晉升機會,影響士氣。當推行全面學位化後,當局應增加小學中層職級教師的數目,建議每校有一半教師人數劃為小學學位教師職級,提升小學行政管理的質素。
除了增加小學中層職位外,當局應考慮設立不同的晉升階梯。獲晉升的教師可因應自身的專業發展,選擇承擔更多行政或教學工作。部分較擅於處理行政的教師,可專注人手協調、資源管理等行政管理職務。至於有興趣在教學方面發展的教師,則專注在教學上不斷追求卓越,推動教育研究,藉以提升教師的專業地位。
此外,目前小學學位教師職系由一九九四/九五學年一直沿用至今,一直未有作出檢討,情況並不理想。事實上,自千禧教改以後,小學經歷重重變革,特別是融合教育的推行,為業界帶來不少挑戰。為了吸引人才加強領導,冀當局能啟動檢討小學教職員的薪酬架構,以吸引人才加強領導。
今屆政府自上任以來,屢屢展示改善教育的決心。繼去年落實三十六億教育新資源後,又考慮推動教師全面學位化,為提升教育質素踏出堅實而重要的一步。筆者期望在推動學位化的過程中,能夠同步檢視職級及專業晉升階梯的問題,持續改善香港教育。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18年6月4日 ,獲作者授權轉載。